20年老屋耐震大隱憂!建築師揭都更新屋優點

台灣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後,開始嚴格要求耐震的相關建築法規,也就是說,國內只要超過二十年的房子,通常都沒有承受五級以上地震的設計,如果不重建,在地震頻繁的台灣,老屋就有極高的潛在危險性,都更重建,除了住的安全,同時還有生活品質的全面提昇,重建的新房屋究竟有哪些優點?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對台灣的建築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分水嶺,在這個巨大的天災之後,台灣全面檢討建築法規,嚴格要求新建房屋的耐震性,而這同時也代表著,屋齡超過二十年,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前蓋的房子,很多都沒有承受五級以上地震的設計。

一談到都更,又難免有人眷戀自己的老家,不願接受重建,但尋求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其實是我們對下一代的責任。

建築師王朧賢表示,「應該以長遠的來看,因為不只你本身這房子在做整個都更,也用整個都市角度來看的話,如果大家都走都更的程序,把這個都市可以更美好的話,其實這些(重建)時間上面的流程,事實上不是算什麼的。」

都更雖然必須歷經房屋重建的過程,但是對未來生活品質的永久提昇,卻是值得等待的回報,除了解決防震,漏水等問題,當房子因為新的法規與容積獎勵,讓建築基地退縮,而變得更瘦高更美時,往往因為能多開一扇窗,人生會有更多的空氣與陽光。

王朧賢與建築師廖彩龍說,「因為我們第一個會讓房子有採光的地方,一定是居住環境居住空間,所以會以房間為優先,然後盡量再把廁所移到外面去,早期的建築物,基本上都是靠著旁邊的地界,所以只有前後可以採光,現在退縮之後,變成四面可以採光。」

重建後的新房子,還會有先進的消防逃生設備,以及擺放空調和洗衣機的空間,以及曬衣服的工作陽台,一次解決老房子無法帶來的安全與便利性。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危老條例的容積獎勵時程只剩不到一年的時間,全台老屋最多的大台北地區,近半年來,每週都有近百場的改建說明會,如果您住在30年以上的老房子裡,千萬別忽略這一波的重建熱潮。

(民視新聞/張耀謙、游博智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