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都更新屋至少等十年?專家指地主共識多寡成關鍵

很多住在二、三十年老房子裡的民眾,都希望能參與都更,但以台北市為例,光是要通過市府的公家審議,平均得花7.7年的時間,如果再加上審議前的溝通協調,以及審議後的興建工程,等到住進都更後的新房子時,可能都已經過了十年以上的時間,有沒有更快速的方法,來讓都更案搭上特快車呢?一起來看看。

住進都市更新後的新房子,是不少人的夢想,但以目前的實際案例來看,這個夢想實在比想像中的來的遙遠。

台北市政府曾經做過統計,光是市府的都更審議程序,平均一個案子就要7.7年,而這還不包括審議前的整合,以及審議通過後的興建時間,等於民眾要住進都更後的新家,至少得等待十年以上的時間。

之所以會耗費這麼久的原因,就在於都更條例規定,每一個案子都必須歷經公展、公聽會、聽證、審議、核定發佈實施等法定程序,其中只要任何一位地主有狀況,就得停下來等待處理。

樂家人社會企業執行長張友璘指出,「其實我們不要講他是釘子戶,因為有時候不見得是,在分配上的問題有的時候,可能這個所有權人他可能因為往生,然後家裡可能一些繼承的問題。」

每個都更案都涉及相當多人的權益,甚至是當事人一輩子的財產,溝通協調整合的過程,基本上就相當不容易。專家指出,如果想要參與都更,也想盡快縮短過程,地主的共識愈高,速度就會愈快。

不動產估價師全聯會理事長張能政表示,「像現在台北市、新北市都有一種簡易案件,就是你100%同意,那它(市府)還會加快速度,幫你審議的這種狀況,所以快的話,可能一年之內就完成了。」

前營建與環保署長張隆盛曾經說過,都更不只是老屋換新屋,也不應該為了振興房市,而是要看待成一種持之以恆的都市再生,站在這個角度,各地方政府都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來幫助民眾與都更實施者加快整合的速度。

(民視新聞/張耀謙、王泰棋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