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做16歲」有什麼意義嗎?為保護童工這件事

農曆7月7日,是七娘媽的生日,在台南有「做十六歲」傳統文化儀式,雖然這項習俗源自於中國,但結合當時台灣本土的社會環境,則是具有保護童工和避免勞工被剝削的社會意義。

在民間信仰中,七夕是七娘媽的生日,台南傳統成年禮「做十六歲」,也在這天舉行。這項習俗雖源自中國,但結合早年台南五條港的苦力制度,則是為了保護未滿16歲的童工。

台灣學堂副執行長陳奕齊:「做雙元的勞動力市場區分裡面,就可以產生一種對骨骼,還沒有發育完全的,童工的身體保護,當你發育完全的時候,他就可以成為所謂的,成年的勞工領全薪的勞工。」

除了「人道」考慮之外,從資本主義歷史發展的觀點,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功能,避免女工和童工,進入勞動力市場,造成成年男性工人的工資,有可能因為削價競爭而被壓低。

「做十六歲」的儀式,雖然源自於中國,但結合當時台灣的社會環境,則有不同的在地意義。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