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國遞橄欖枝?開放美航母雷根號訪香港

就在感恩節假期、也就是台灣九合一大選前夕,美國第七艦隊的航母雷根號,這星期停靠香港五天。美國軍艦訪問香港其實還蠻常見,因為各國海軍長期在海上巡航,都會尋找適合的港口進行補給和維修,還可以讓士兵上岸休假,甚至軍眷也可以到當地來團聚,但今年因為爆發貿易戰,加上南海船艦對峙等爭議,美中關係可以說是降到冰點。九月美國海軍的黃蜂號兩棲攻擊艦才遭到中國禁止停靠香港,因此外界就認為,雷根號打擊群可以停靠香港,顯示美中關係、或者該說是美中貿易戰,可能出現轉圜,真的是這樣嗎?一起來了解。

睽違一年再訪港 雷根號成美方和平大使?

互相了解有助於降低風險,是美中軍方交流的一貫立場。隸屬美國第七艦隊、常駐日本橫須賀港的雷根號航空母艦,21號睽違一年帶領三艘軍艦訪問香港,停泊在青衣對出海域,但艦上中層機庫與美國國旗並列的,是香港區旗而非中國五星旗。

雷根號下半年這趟亞洲巡航,在8月7號開出橫須賀,8月底與日本直升機航母加賀號舉行軍演,之後又投入10月底到11月8號的年度美日銳劍軍演,雙方動員5萬7千人。日本自衛隊包括加賀號在內,共投入4萬7千人,而在前往香港之前,雷根號與史坦尼斯號兩個航母打擊群,還在菲律賓海聯手演練,雙航母領軍出擊、畫面相當壯觀。

「顯然我們有很長的時間都待在海上,當水兵的好處之一就是看得到許多外國港口,可以體驗各種文化和遠方風土,所以來到香港的意義,純粹就是給船上水兵們有點自由,讓我們有機會更互相了解,也是讓水兵們休假的好機會。」──第七艦隊戰鬥指揮部 湯瑪斯司令

雷根號停泊香港過感恩節假期,然而不只美軍,不論哪一國的軍艦,在海上長期巡航後都需要靠港補給維修,而香港就是亞洲的首選港口,今年二月法國護衛艦葡月號就曾停靠香港,五月是加拿大的溫哥華號,九月還有兩艘泰國軍艦。美國海軍訪問香港的歷史,長達數十年,不過軍艦停靠難免沾染政治意涵,加上根據香港基本法,香港的外交和國防都歸中國管轄,美國軍艦能不能停靠香港,難免就成了美中關係冷熱的溫度計。

回顧歷史,香港主權在1997年移交中國,兩年後美國軍艦首次遭到拒絕入港,原因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在1999年5月,誤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造成死傷,中國立即停止與美國的軍事交流,並禁止美艦停靠香港補給,直到年底才解禁。

開放與否看心情?中國拒美艦入港由頭多多

2001年4月,美中軍機擦撞,北京拒絕美國掃雷艇仁川號在6月進入香港,但同年8月美國星座號航母,就帶領六艘戰艦停靠香港。另外2009年退役的美國最後一艘傳統動力航母小鷹號,曾訪港20次,幾乎等於例行公事。

但2007年11月感恩節的停靠計畫,卻遭到拒絕,小鷹號事後穿越台海向中國示威,隔年1月美軍太平洋艦隊司令訪問北京,也不忘表達不滿,2016年,美國航母史坦尼斯號4月中結束美菲年度軍演後,也曾遭到中國拒絕入境香港,由於北京沒有公開說明理由,立即引發輿論話題。

當時投入共和黨總統初選的參議員克魯茲還推文表示,美國航母遭中國拒絕訪港,證明中國不是美國的伙伴,甚至直說美國應改送航母來台灣,美軍最近一次拒入香港事件,則是發生在今年九月,苦主是黃蜂號兩棲攻擊艦。當時中方沒有給出任何解釋。外界揣測,原因除了貿易戰,還包括美國在南海行使自由航行權以及向台灣出售戰鬥機配件等。

而在這回雷根號訪問香港之前,美中先是九月底在南海發生狄卡特號與蘭州號、近距離對峙事件。在雷根號抵港前夕,美軍又派出兩架B-52H轟炸機飛越南海上空,但雷根號還是順利停靠香港,引發不少揣測,而這位登上雷根號航母的中國高階將領,就是解放軍駐香港部隊司令譚本宏。

「這個區域的和平繁榮,其實就建築在海洋自由,建築在能夠公開貿易的能力上,我們美軍在海上巡航這項事實,為這個區域提供穩定與安全。」──第七艦隊戰鬥指揮部 湯瑪斯司令

從15世紀、大航海時代至今,亞太、包括南海的航行自由,帶來貿易榮景,而這也是美方面對中國南海政策的一貫訴求,只是就在同一時間,同一片海域卻也籠罩著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亞洲的藍天碧海能否在2018年走出陰霾,有待分曉。

(民視新聞/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