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產子危機多 衛福部明年推「周產期照護網絡」護媽咪

台灣面臨少子化危機,近五年人工流產人數更超過15.3萬人,婦產科醫學會分析,以胎死腹中人數最多,其次是無法形成胚胎,以及高危險姙娠媽媽越來越多,包括40歲以上產婦,衛福部預計最快明年上半年推出「周產期照護網絡」,照顧更多媽媽。

新生兒出生的啼哭,對家庭成員和國家來說,都是喜事一樁,但最新統計,近五年人工流產人數超過15.3萬人,每年平均有3萬條小生命無緣和大家見面,對少子化的台灣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一名母親表示:「在懷孕的時候,醫師會給你建議很多檢查,就是要排除胎兒的異常狀況,很難照顧的話,那大概還是會考慮人工流產。」

婦產科醫學會秘書長黃建霈說:「大概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胎死腹中,或者是第二的話就是包括萎縮卵,跟胚胎沒發育的這些問題,第三常見的可能就是一些,譬如說妊娠的相關併發症。」

各種原因導致人工流產不得不進行,但台灣生育人口已經逐年下滑,從104年開始的21.3萬,到107年的18.1萬。

以去年為例,統計超過一成四比例寶寶無法成功保住。加上35歲以上媽媽,生首胎的年紀從97年的8%,十年間暴增22%,將近3成媽媽35歲才生第一胎。

這些數據都讓婦產科醫師相當擔憂,呼籲設置生育管理師幫助媽媽,黃建霈提到,「懷孕的時候,在她還沒生病前,就能夠介入來做一些處理,很多人都知道需要吃孕婦維他命等等,但實際上很多人補的方法,或者裡面的劑量含有什麼,不見得吃的對,所以這方面如果有生育管理師來介入的話,其實它是一個好的切入點。」

衛福部也研擬「周產期照護網絡」,在各縣市成立高危險妊娠中心,照顧高危險妊娠孕婦,也希望更方便新生兒外接轉診,更計畫開放醫院診所醫師共同接生,形成照護網絡。

五年15萬人流產,醫界中央都警覺問題嚴重,分別拿出方案照顧產婦,讓更多新生兒健康快樂長大。

(民視新聞/李世宸、吳俊德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