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秒列足跡!行政院將推「社交距離APP」

行政院和台灣AI實驗室合作,打算在近期推出一款社交距離APP,一旦用戶有人確診,就會立刻提醒民眾該做自主健康管理,但有人擔心這款APP會不會紀錄民眾的出遊地點,有隱私的疑慮?APP開發者杜奕瑾表示,採取的是比歐盟更嚴的資安規定,使用者也不用註冊,取而代之的是隨機ID,並無法追蹤到本人,在隱私上絕對有保障。

敦睦艦隊群聚案,全台21萬人收到細胞簡訊,提醒民眾曾和確診者待在同一空間,而行政院和台灣AI實驗室合作打算推出一款社交距離APP,抓的定位更精準,但不少人擔心會不會有隱私疑慮?

杜奕瑾說,「手機的HASH ID是不可逆,不是唯一的,所以也就是說它是沒有辦法追蹤到原本的人,而且它是存在你自己的手機裡面,並不是存在一個政府管控的中央的主機裡面。」

事實上這款APP不用註冊,手機每15分鐘會產生隨機識別ID,會和其他用戶進行接觸紀錄,使用者確診後可上傳他的浮動ID,手機便會自動抓取資料比對,告知你有沒有和確診者的接觸歷史,而ID無法辨別個人身分,且去中心化,沒有中央的主機收集資訊、也沒有紀錄時間和地點,更不可逆,只知道曾和哪些ID接觸,並不會洩漏個人資訊。

台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人杜奕瑾

杜奕瑾表示,「我也沒有辦法逆推說這個ID是誰的,你只會知道你曾經有這個ID,在你的手機有近距離的接觸,但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有近距離的接觸。」

和細胞簡訊差別,一個用藍芽技術,一個透過基地台定位,相比基地台抓到的距離長達幾公里,APP僅抓取50公尺的範圍更精準,而且手機定位有資安疑慮,但APP是隨機ID只會存取28天,要不要下載安裝全靠自己決定。

清明連假期間各大景點人擠人,曾和誰接觸,一般人哪記得了這麼多?社交距離APP目前已進入到第二階段測試,上架後對國人的防疫調查將會更加準確。

--

【掌握武漢肺炎數據,點我看圖表資訊】

(民視新聞/李榮晋、胡希哲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