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DT國際編輯人聚會在台南 在這裡說出最真實的聲音

▍簡單介紹一下IEDT吧!

「說出來會被嘲笑的夢想,才有實踐的價值,即使跌倒了,姿勢也很豪邁。」──九把刀

IEDT全名「International Editor Day Tainan」,是一場不自量力的挑戰。如同許多沒有資源沒有錢只有滿腔熱血,以及剝開這世界無比衝動的團隊夥伴一樣,我們悶著頭嘗試許多我們認為該做的事情,即使在這商業市場上沒有大眾的認同。

IEDT原生於EDT,而EDT原生於WuTalk!台南在地誌;在製刊的過程中,我們看見了無奈的現在,我們意識到資訊被壟斷,意識到許多編輯青年的熱血無法暢流,而我們也體會到,編輯人的孤寒。

而我們在這麼孤寒的現在,我們的選擇是嘗試帶著大家看見未來。

國際是我們拿來說嘴的言語,但我們也希望這說嘴說一說說成了現實;所以在這次的跨出一步之中,與其一小步一小步的前進,終究我們還是選擇了豪邁的踏出,這不知道會不會踩空的一大步!

▍IEDT有些什麼活動?

編輯人年會-專業與業餘的交流-內場售票活動售票專區

在編輯人年會之中,我們強調的是「團隊與業餘的交流」,在許多刊物都是土法煉鋼的狀況下,編輯人們總是無中生有的在學習編輯的技術,但等到進了業界後,掌握了更有效的工序以及更精緻的方法後,卻反而發現,許多業界的技術、方法跟觀點無法傳導出去,甚至是根本沒有空閒的人可以花時間來做傳導,以至於許多有志於參與編輯產業的新人,總是在不穩定的航道上,還來不及站穩腳跟,就早已翻船離開。

所以在IEDT編輯人年會的設計上,我們邀請專業的編輯工作者,以製刊過程中的三大程序-編輯、設計、發行,來做為選擇講者的基礎脈絡,並在今年,亦邀請跟國際相關的編輯工作者,可能是在國外作刊物的海外工作者,也可能是關注國際議題的在地工作者,用其思維與觀點,來告訴大家,當我們走出台灣之後,世界還有些什麼?

而今年的年會主題是「編輯大未來」,在六十分鐘的時間中,除了讓講者談談他的做了些什麼或正在做些什麼,我們也會請各位講者講講自己對於「編輯未來」的想法與觀點,而後續三十分鐘交流的時間中,與會觀眾也可以提出你自己的觀點,近距離與講者互動跟討論,他的未來、你的未來、讓我們一起激盪關於我們所在的未來!

刊物市集-團隊與民眾的交流-外場免費活動

刊物市集是EDT一開始發展的基礎,原本就是為交流而開創的編輯人聚會,最基礎最核心的活動也就是刊物市集。而在當年2014,許多刊物團隊始終沒有多少的交流管道,來彼此互通有無時,EDT意識到這件事情的無奈,開始當起了邀請團隊來交流的召集人。

跟許多市集或書展的不同,EDT除了邀請發展成熟的刊物團隊,也盡可能地讓更多人力短缺卻熱情澎湃的新手團隊,有參與跟交流的機會,甚至是包含大學以及高中的刊物社團,即使在有限的資源下我們撐不起數百攤的大場子,但希望盡可能地讓更多不同層次的團隊在刊物市集中產生對流,除了知道自己在做啥,也了解別人在做啥。

市集團隊熱召中(團隊欲入陣者請點入)

刊物團隊野台短講-團隊與團隊的交流-外場免費活動

團隊本身一定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心路歷程,在擺攤的時候,總是忙著讓更多民眾了解自己在啥,卻總是沒空去關心別人做了啥。所以在每年的刊物市集之中,都會開放想要上台講話的團隊,在8到10分鐘這段的時間內,盡情地發表自己想說的話;或許可以聊些團隊在做啥、也或許可以抱怨團隊遇到的垃圾事、甚至是發表自己的觀點跟看法。

在這樣的舞台上,盡可能地創造他人對你的共鳴,以及你對他人的認知,而我們也相信,或許EDT沒像TEDx這麼知名,但EDT對於讓各位暢所欲言這件事情,是抱持著驕傲的在守護著。

而這些個由思想建立起的浪潮,期許可以推著各位團隊持續前行。

刊物辦桌-大交流-外場售票活動(團隊免費)

在市集結束後,IEDT邀請各個刊物團隊,在享用美食的輕鬆氣氛之中,一起來一場夜間Talking Party。IEDT將規畫主題聊天區以及自由聊天區,周邊附上助興飲食,讓想認識更多刊物團隊的朋友們,可以優游穿梭於其中,但因為活動以團隊為主,所以此活動將待與各位團隊確認意願與時間後,再來決定是否解鎖此活動,而此活動之票券預計於當天進行販售,如果是參展團隊以外的朋友,歡迎市集當天晚上持購買票券進場與大家同樂。

▍先前是EDT(台南編輯人年會),今年為何轉而舉辦格局更高的IEDT(國際編輯人年會)?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EDT是一場從2014年就開始在台南舉辦,如同荒漠種花般的編輯人交流活動。歷年來,EDT邀請在台灣各地經營獨立媒體、在地媒體、學生刊物等團隊共同來台南互相交流。

透過刊物市集的擺設,來達到團隊與民眾之間的交流
透過團隊短講的介紹,來達到團隊與團隊之間的交流
透過業界講者的分享,來達到職業與業餘之間的交流

而今年,我們希望多踏出去一步,讓EDT延伸為IEDT。期盼加入國際元素,試圖創造在地與國際的交流,讓編輯交流不只局限於台灣,而是如同大航海時代一般,我們開始認識自己,也進而認識世界,甚至透過認識世界,來更了解我們自己!

▍臉書粉專有提到「沒有資源、沒有錢,只有滿腔熱血以及剝開這世界的團隊夥伴」,也稱是一場「不自量力的挑戰」,請問在資金、資源方面如何解決?

資源一直以來都是很無解的問題,編輯不像行銷或是網路,總是被奉為時代的先驅,因為太基本了,就如同三餐飲水一樣的基本,基本到大家都需要,但總是不斷的被忽視,甚至絕大部分的人一提到編輯時,反應多半是:「喔?出版社嗎?」被限縮到只是出書或是新聞的角色,更不用說這幾年來的主媒墮落,導致新聞行業不斷被看衰的影響。

所以在這樣的困境下,IEDT只能先以創辦人吳啟豪,個人身家先支撐著,在逐步的透過營隊、課程、甚至是編輯交流活動,慢慢地、緩緩的讓更多人理解「編輯」在做什麼?而編輯工作者又在做什麼?而不是只一昧的在理科至上的風氣下,被嗆說「文組不意外」,但實務上卻又得依賴其企劃跟組織文本的能力,形成了相當大的矛盾。

所以這幾年來,只能說是用「荒地種花」來形容,或許編輯產業在北部看起來還維持其榮景,但天秤傾斜的一端,南台灣的編採,甚至是編採教育,早已經深陷為一個沒有人想採進來的黑洞。只能說IEDT的創辦人吳啟豪膽子比較大,做人比較甘願,無怨無悔地往這個洞走去,直到現在,這個黑洞依舊深不見底。

所以在這個社會事事樣樣都短視近利的話,只能說,推動編採真的是緩步前行,一小步一小步的累積,直到倒下之前看能走到哪邊,而IEDT也相信,這不會只是在編輯產業,許多早已被忽視的產業,都已經在利益的選擇下,逐步的敗退深陷了。

所以對於資金,老實說是沒有解決方法,也只能一步一行,期待有志一同的贊助者出現,而且願意無怨無悔地,支持團隊解決各個困難。畢竟很多的問題,資源不丟進去,柴不點火,爐灶也燒不起來,更不用說煮多好吃的料理了。

所以最終只想說:「盡力,盡理、盡義」,直到有人接手或是我們自己放手的那一刻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