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派對?——派對單位、展演空間、表演者

未知有無任何單位統計過,台灣一個週末總共發生多少音樂類型的活動;面對臉書不時出現的活動邀請,總想著這樣的問題,且同時產生一個印象,原來看表演的群眾、辦活動的單位,以及演出者們,是這麼令人驚喜的多。又到底這場景的生命力來自何處?

派對單位的視野:UnderU

UNDERU 主理 SONIA CALICO ©UNDERU

近年多次接觸的派對單位/廠牌 UnderU(2009—),以台北為基地,企圖打造在地電音場景。早期多在地下社會後轉至 Korner,2017 年底首次於台北東區 YOLO lab 的天台舉行「Doki Doki 心跳症候群屋頂派對」。頂樓的室內空間由服裝品牌 Kochetkov 改造成設計展場,同時附設吧台;天臺是演出 D J 與型男型女的姿態秀場,更有 Happy Crotch 為打破光棍節而舉行的單身聯誼。

UnderU@濕地 ©UnderU

舉辦在台北東區天臺的演出 ©UnderU

空間結合設計服飾塑造多樣可能 ©UnderU

廠牌創辦人 Sonia Calico 在台北求新求變的表演生態中,讓近來趨於將活動辦在特殊場地的風潮,回到音樂的本質,以及人與人互動的開放心態裡。「場地、活動、裝置都只是一個方式,UnderU 的宗旨仍然在於創造一個包容開放而有生命力的當下。」詢問如何看待 Korner 曾實施「出場即不能入場」的派對制度,Sonia 在經營面給了很實際的想法,「酒水是一個場地與派對十分重要的收入」,也確實是一場派對上展現風格的受依物之一,例如在天台舉辦的那場 Doki Doki,UnderU 即販售臺虎精釀葫中天系列啤酒,包裝設計由藝術家姚瑞中操刀。

展演空間的平衡與廣度:洞穴 The Cave

落腳台中火車站附近的洞穴 THE CAVE 常有意想不到的展演活動 ©洞穴 THE CAVE

一般常識性認定的正規展演空間,同時也正生成一個變異型態。以台灣台中火車站附近的「洞穴 The Cave」為例,其前身「陸地 lùdì」因在一個未登記的場所且身處住宅區,每次過晚的音樂活動招來居民與政府關注,團隊最終朝「合法」思考,誕生洞穴一地。

從 2015 年起,陸地一路舉辦超過百場活動,音樂類型外也不乏攝影展、爵士樂脫口秀、酒店小姐座談等難以定義的展演活動,主理人 Scott 以及大衛認為,多樣內容的呈現,加寬音樂展演空間的可能性,「都是為了回到最初的想法,讓在地的音樂場景更豐富。」此舉帶來更多無論深淺的同好以及話題性之外,見證了在地思維的高視角以及深化經營的軌跡。

洞穴 TheCave 同時擁有自己的廠牌 The Cave ©洞穴 The Cave


不為音樂/藝術類型綁住場地的任何可能性 ©洞穴 The Cave


洞穴裡有多樣空間足以吸引不同人群 ©洞穴 The Cave


此經營方式也帶入洞穴,企劃型現場可以去年聖誕舉辦「載體交換實驗派對」為例,將老派的交換禮物,套進「音樂載體」的思考,數位檔、下載碼、卡帶、黑膠都成為禮物型式,活動與音樂緊扣,搭配自家廠牌 Cave Records 的 D J 演出,洞穴的經營態度高度靈活。然而,面對偶爾還是到訪的管理單位,洞穴團隊認為,每個人都應開拓對音樂與展演場地的認知,譬如 D J 演出並不能讓一個場地成為夜店場所,而是可以深聚回最原初出的企圖,一群音樂工作者的熱忱。

Scott深刻表示,「做展演空間很像在走鋼索,有時音樂環境與政府法令處於模糊的狀態,我們得一直在很多面向上維持平衡,才能成就一個具有開放性又不失人味的場域。」如今洞穴的 Cave Records 官網上線,另闢「霧誌」頁面,再度有意識的內容化經營展演文化。

表演者的適應力:曾稔文 (DSPS)

DSPS 於台北月見ル君想フ的地下室表演 ©DSPS

以〈我會不會又睡到下午了〉連接這個世代日常景況的台北四人樂團 DSPS,有多次特殊空間的表演經驗。創作者之一曾稔文回憶,一次在台北月見ル君想フ的地下室表演,樂團成員將「說故事」與「個人演唱」穿插演出,度過一個很棒的夜晚。

「在特殊場地表演,很多設備道具都要自己來,有許多事都要當場學習。」最看中的依然是活動的內容,未必得在非常特殊的地點演出。但若是,「表演者應該要能運用這些空間,適應各種設備,產出最適合的聲音與內容。」例如,DSPS 曾於桃園一棟補習班大樓的狹窄空間,與龐克樂團SADOG共演,「當時沒有內場音響,我們意外在一個狹小置物室找到一顆彷彿被棄置的喇叭,」煩惱之餘還是趕緊接上了,「沒想到效果非常好。」即便活動當天被檢舉招來警察關注,「可是那當下聲音非常大,氣氛非常好,我們什麼都沒發現。」

DSPS 於月見的表演 ©DSPS

DSPS 在桃園 w/ Sadog ©DSPS

DSPS 於月見的表演 ©DSPS

從校園表演一路累積至今,曾稔文以及成立的樂團DSPS,已有日本巡演的經驗,面對 2017 年在日本演出時不幸食物中毒,短時間內休養身體精神並且登場表演,同時考驗他們個人以及團隊的心力。始終這些經驗都存留在表演者身上,但活在一個時間尺寸不斷不斷被縮減的時代,靈活發揮各種能力,無論展現在創作上或表演過程,都是絕不可少的求生技能。

一場表演,也許可以簡單劃分作活動方、場地方以及表演者。這些在不同位置的人們,總是揮灑同樣熱情。無論是正規場地,或要標新立異;無論在已成為觀光行程的展演空間,還是萌芽中互助互持的新場域,一個場景的織就本要存在著多元以及開放性,這大概跟一個好的城市,應該要包容任何可能性的存在的意思相差不遠。是好是惡,總要在溝通與理解之後,朝著更自在的未來前進,畢竟任何耗費和拖耽,失去的都是自己。

(文:Rui lin/授權自耳道運行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