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捍衛非裔性命反壓迫 全世界掀起推倒銅像運動

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遭白人警察壓制脖子身亡,引發全球抗議潮,過去一星期來,多國示威者將抗議目標,轉到有殖民或是黑奴爭議史的歷史人物銅像上,塗鴉、砍頭或是推倒破壞,要求清除剝削黑人的暗黑歷史,如何處置爭議銅像,長久以來就是個頭痛的問題,移除就真能解決種族衝突嗎?請看接下來的報導。

展示人類?動物?歐美曾盛行「人類動物園」

把非洲和亞洲人當作原始物種,真人展出,在19世紀的歐美國家蔚為風潮,甚至到近代1958年比利時的世博上,都還可見「人類動物園」,展出當時仍為比利時殖民地──剛果人的原始生活。

短片導演韋伯表示,「我第一次看到這張非洲小女生的照片是在3月(2015年),標體寫著這是『人類動物園』,那是我第一次聽到『人類動物園』,照片是在1958年比利時布魯塞爾的世博拍的。」

美國作家紐克克指出,「哈佛、普林斯頓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先鋒學者,都說非洲人介於猩猩和人類之間,所以一百年後許多人依舊宣稱歐洲是優越族群、非洲是劣等族群,並不讓人意外。」

種族優劣意識深植人心 種族歧視未隨全球化消失

歐美國家殖民時期,剝削非亞國家帶來經濟發展,進入全球化時期,南北分歧依舊存在,種族優越和種族歧視,從未消失。

美聯社編輯巴瑞特指出,「克里斯汀庫柏是個賞鳥人士,他當時在中央公園要求一位白人女士把自己的狗拴起來,因為小狗嚇跑小鳥,白人女士拒絕威脅報警說,自己被一名非裔美國男子攻擊,這在數個層面聽來都是很可怕的事件,第一因為它意味白人女子可隨心所欲,動用警察來威脅黑人。」

佛洛伊德之死 全球掀起推倒黑奴爭議史銅像

白人女子感到生命受威脅,但最後賠上性命的往往是非裔族群,5月25日美國非裔男子佛洛伊德,被白人警察壓制8分46秒因而喪命,震撼影像引爆全球捍衛黑人性命的抗議潮,過去一星期,多國抗議者推倒或破壞,有著殖民和黑奴爭議史的歷史人物銅像,作為打倒迫害者的表態。

17世紀英國議員販賣黑奴惹議 銅像被推下水

銅像代表永生,傳遞該歷史人物的精神、信念和觀點,供後世緬懷,也是歷史紀錄。英國布里斯托市的代表銅像科爾斯頓,是17世紀中葉後的英國議員兼慈善家,其財富多是靠販賣黑奴取得,據估他經手販售至少8.4萬名黑奴,其中近2萬人死在海上,然而布里斯托立銅像紀念他資助學校和醫院的善行,還以他的名字命名街道,銅像該拆除還是保留,成分裂該市的議題。

布里斯托大學榮譽歷史教授卓瑞瑟表示,「我想當大家覺得被忽略情緒高漲時,很難能在不被指控與白人特權共謀下辯論。」

殘暴殖民剛果成污點 比利時國王銅像被破壞

1865到1909年在位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銅像,也在這波抗議潮中被破壞,他以殘暴手段殖民剛果,掠奪婦女和兒童,以強迫男性生產橡膠,將剛果視為個人私有財,抗議者認為利奧波德二世是歷史污點,要求清除的聲浪日漸高漲。

剛果行動團主席羅伯特說:「我們要求移除所有比利時城市的利奧波德二世國王銅像,立銅像就是讚賞該人物的行為。」

美國內戰時期唯一一位美利堅聯盟國總統戴維斯,在維州里奇蒙的銅像被推倒,南方邦聯支持蓄奴,每回種族衝突,就會掀起移除南方邦聯人物銅像的聲浪。波士頓、邁阿密和維吉尼亞的航海殖民者哥倫布銅像也都被破壞,他打開歐洲人的殖民大門,卻是美洲原住民的侵略者。

殖民美洲始於發現新大陸 哥倫布銅像也被破壞

美國波士頓居民艾斯帕羅便提到,「哥倫布對待人,住在這裡的原住民的方式是不恰當的。」還有一位居民達特萊表示,「我覺得應該移除也覺得不該移除,我想這是我們國家歷史的一部分,無論我們喜不喜歡,我們不能清除所有歷史。」

就因銅像所代表的歷史價值,支持移除的民眾認為,不該讓爭議銅像繼續供人瞻仰,繼續反映錯誤的歷史,反對的人認為無論好壞,都是歷史的一部分,應該從錯誤中學習,而非眼不見為淨。

紐西蘭漢米爾頓市長索斯蓋特說:「我們不希望銅像被破壞,同時就該如何處置有更廣泛的討論。」英國抗議民眾則說:「銅像代表種族歧視,我們不想再生活在一個歧視的社會,所以銅像必須移除。」

匈牙利設紀念公園 集中展出銅像重塑歷史

與其移除巨大的銅像就此收在倉庫裡,就有國家選擇集中放在紀念公園,重新賦予歷史意義。

蘇聯解體後,匈牙利政府移除所有列寧、馬克思和恩格斯等共產主義人物銅像,1993年建造紀念公園集中展出,參與該計畫的建築師是這麼描述,「這個公園講述獨裁者的故事,也正因是在可以公開談論、展示的年代,這也是關於民主的公園,唯有民主才能讓我們自由思考何謂獨裁。」

觀光財!立陶宛設銅像園區 可體驗秘警拷問

立陶宛則是將爭議銅像,轉為生財工具,打造主題園區,重現蘇聯統治時期,遊客還能體驗被秘密警察拷問。

台灣同樣也發生過多地的蔣中正銅像被破壞,地方政府解決之道,就是把銅像搬到大溪的兩蔣園區,但集中展出也引發擔憂成膜拜聖地,呈現方式就至關重要,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給出了皆大歡喜的答案,就是留下銅像,也留下抗議者的身影。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