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穿山甲十年減九成!中國保育等級升至一級、藥典除名

穿山甲是台灣的保育類哺乳動物之一,會被列為保育類,是因為穿山甲在過去半世紀大量遭到獵殺而瀕臨滅絕危險。不只台灣,全世界分布在亞非兩洲的八種穿山甲,其實都面臨嚴重威脅,其中包括台灣在內的中華穿山甲,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極危」評級,也就是族群數量在近十年內已經減少了九成。穿山甲之所以慘遭獵殺,除了作為食物,中醫傳統上將穿山甲鱗片入藥也是主因之一,中國最近將穿山甲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到一級,2020年版的「中國藥典」也不再收錄穿山甲,能否為牠們保住一線生機?一起來了解。

|台灣穿山甲芎梧 2014全球首例人工哺育長大|

這是台北動物園最有名的穿山甲芎梧,今年三月的畫面。2014年9月30號出生的芎梧,之所以備受矚目,是因為她是全世界第一隻人工哺育長大的穿山甲。因為不會吸母奶,芎梧出生後是由保育員代理媽媽,親手餵奶養大。

穿山甲在台灣是保育類動物,在中國最近也從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提升到一級,因為模樣可愛的穿山甲,不論在地球上的哪個角落,都面臨存亡危機。

據中國央視先前報導,為了加大對穿山甲的保護力度,將穿山甲屬所有種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提升至一級。

|穿山甲全球共8種 中華與馬來種都列「極危」|

總部設在瑞士的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有一份1963年開始建立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簡稱紅皮書,將受威脅的物種分成9個級別,「極危」是僅次於「滅絕」與「野外滅絕」的第三高危險等級。

全世界3個屬共8種穿山甲,亞洲的中華穿山甲和馬來穿山甲,都是「極危」物種,代表這兩個物種的總數在過去三個世代,或者近10年內,已經至少大減九成。其他6種穿山甲,也都名列「瀕危」或「易危」名單。

其實中國早在2007年,就禁止獵捕野生穿山甲,2018年又全面停止商業性進口,但市場的高度需求,造成盜獵和走私依舊猖獗,

|中國2007禁捕野生穿山甲 盜獵走私依舊猖獗|

中國學者周晉峰日前指出:「在中國,我們花了5年時間,走遍中國各地每一個省份,每一個穿山甲傳統棲息地,我們只找到大約20隻穿山甲。而30年前光是在湖南一個省,就有20萬隻穿山甲。」

中華穿山甲有三個亞種,分別是華南穿山甲、台灣穿山甲與海南穿山甲,主要分布在中國華南、臺灣、海南島、東南亞北部地區以及印度東北部、尼泊爾等地。

除了IUCN紅皮書,中華穿山甲從1990年起,也被列入華盛頓公約的附錄二,表示禁止任何從野外捕獵的商業用途,2016年又列入表示受滅絕威脅的附錄一。

|亞洲盜獵走私猖獗 馬來穿山甲難逃滅絕命運?|

分布在中南半島和印尼、新加坡一代的馬來穿山甲,情況也同樣悽慘,十年前就有專家目睹亞洲盜獵走私嚴重,預言這兩個物種恐怕難逃滅絕命運。

保育專家蘭妮克拉克在2010警告:「我想我們將看到這兩個物種消失,在接下來的五到十年間,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的話,那將讓人非常悲傷。」

而在亞洲各國警覺到穿山甲族群大減,紛紛祭出保護措施之後,走私目標又跟著轉向非洲。

|亞洲視為傳統醫學藥材 穿山甲被當盤中飧|

穿山甲之所以淪為最常被走私買賣的哺乳動物,除了被當作盤中飧,最大的問題是穿山甲在中國和尼泊爾等亞洲國家,都被視為傳統醫學藥材。

北京衛視新聞曾報導,在最新出版的2020中國藥典第一部中,穿山甲、馬兜鈴、天仙藤、黃連羊肝丸等四個品種,未被繼續地收載。

傳統中醫認為穿山甲的鱗片有通經活血以及幫助產婦通乳等功效,但現代研究發現鱗片的主要成份跟人類指甲相近,並沒有特別療效。中國在6月10日宣布,最新版的中國藥典,不再收錄穿山甲等四個品項。

|不入藥典保證活路?犀牛角禁25年又開放|

中國藥典從1953年開始出版,今年的是第11部。內容分為中藥材、化學藥品以及生物製品等三部,2015又增加了第四部收載通則和藥用輔料。然而,被從藥典除名,並不能保證穿山甲未來一定有活路。

中國政府早在1993年,就禁止犀牛角和虎骨的一切交易和藥用,同時還刪除中國藥典中犀牛角和虎骨的藥用標準。但武漢肺炎疫情肆虐期間,南非三座國家公園,還是擔心遊客來不了會助長盜獵,乾脆將園裡幾十頭犀牛的角全部鋸掉,以策安全。

因為中國在2018年10月竟然走回頭路,有條件允許犀牛角和虎骨買賣,讓保育人士大失所望。

|武漢肺炎疫情肆虐 「痰熱清」含熊膽粉爭議再起|

同樣因為武漢肺炎疫情浮上檯面的,還有活取熊膽。中國國家衛健委2月底,竟將頗有爭議的中藥「痰熱清注射液」列入抗疫建議清單,引發輿論譁然,因為痰熱清含有一定比例的熊膽粉。

因養熊活抽膽汁、惡名昭彰的中藥商歸真堂,2012年曾企圖股票上市,即使遭到保育團體痛批未能成真,活取熊膽的作法卻並未銷聲匿跡。

|穿山甲列入瀕危物種 保育工作需各國努力|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從犀牛、黑熊到穿山甲,要替瀕危物種開啟活路,不能只靠法律和現代醫學研發代用品,從民胞物與到愛護動物,都不該只是一句口號。

(民視新聞/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