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台灣疫情5.2%死亡率原因曝光! ICU醫師:下降代價是巨大的「分母」
陳志金表示,台灣的高致死率可能是因為疫情控制太好。圖為篩檢示意圖。(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國內本土COVID-19疫情趨緩,然而仍有人質疑台灣的死亡率5.2%太高,批評台灣防疫,甚至還懷疑是因為有黑數。ICU醫師陳志金昨日就在臉書表示,「有沒有想過,這個『高致死率』,可能是因為我們控制太好、太快把疫情控制下來的關係?」因為要「下降」,就是靠大量的社區傳播、大量的人被感染、大量的輕症,把分母衝大。

更多新聞: 快新聞/朱立倫已回覆習近平賀電! 強調九二共識、盼兩岸進一步「求同尊異」

針對台灣COVID-19死亡率問題,陳志金在臉書發文直言,「如果告訴你,台灣COVID-19的致死率將有機會快速下降到2%以下,會是好事嗎?如果英國的致死率一直停在15%,沒有後面巨幅增大的『分母』,英國民眾,會罵他們的政府嗎?」

陳志金表示,台灣從五月份的疫情爆發,快速的在二到三個月的時間,幾乎達到「本土清零」的程度,這實在是很令世界各國稱羡的成果。但是,仍然有一些人,不斷的以台灣的「高致死率」,來批評台灣的防疫政策做不好,而無法好好的感受,現在得來不易的「疫情平靜」。

陳志金說明,台灣的「高致死率」,除了初期的感染者是年長、有多重慢性共病者,再加上突然的爆量,醫療能量一度無法調適等等的說法外。有沒有想過,這個「高致死率」,「可能是因為我們控制太好、太快把疫情控制下來的關係?」

陳志金說,死亡的841人,當然感到非常的難過,「那是病毒的錯」,但是,也不要否定大家對防疫的努力,台灣真的控制得很好,如果不是,台灣的確診人數,就不只這個數字了。

陳志金說明,如果疫情失控,確診人數爆增,雖然伴隨著的死亡人數也會增加,但是,因為疫情的大量擴散,就會有大量的輕症和無症狀者,如此,就會讓致死率下降。如英國在早期疫情爆發的時候,「致死率」高達15.24%,但至9月22日確診數累積760萬人,此時致死率下降到1.8%。

「我想這不是我們樂見的!」陳志金說,巨幅的增加分母、分母比分子增加的幅度大上許多,相除之下,自然「致死率」就會下降,但是,這意味著是疫情的失控,大量傳播的結果,所以,致死率是會下降的,代價就是巨大的「分母」。

反觀台灣,陳志金指出,疫情控制太好了,及早匡列,減少社區的大量的傳播,疫情太快平息,基數衝得不夠大,造成確診的「分母」沒有機會大幅度擴大。早期死亡的分子不變,分母又沒有大幅增加,當然死亡率就不會下降。這種「衝天炮的上升,跳水式的下降」,也就是因為疫情早期快速獲得掌握、有效控制的結果。

陳志金提醒,不必再去耿耿於懷那個已經過去的「致死率」為什麼還這麼高?「其實,很多國家的早期『致死率』都這麼高,只是後來都被『大分母』洗下來了,台灣全民的努力,讓這個『分母』無法肆無忌憚的壯大、讓這個『致死率』沒有機會被洗下來!也不是壞事!「致死率』開始下降,未必是好事!我們只要繼續守好就好!」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得票率未過半如何帶領KMT? 朱立倫:不管什麼藍將來都團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