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今登場 探討長照服務現況、未來推展方向

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今登場,衛福部長陳時中也到場。(圖/取自研討會直播)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指出,為了因應民眾的需求,總盟從今(20)日開始,舉辦為期兩日的「2021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其研討會中有4大主題18位政府代表、專家學者、醫療專業與長照實務工作者,針對居家醫療在地,服務提供者、服務使用者、政府單位的角度瞭解服務的現況與建議。

總盟指出,台灣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長期照顧需求高推估人數接近百萬人,需推展社區化居家醫療整合照護,滿足身心障礙者與失能老人需求。依據健保署統計截至110年9月計有224個團隊、3,066家院所參加,50個次醫療區域均有服務院所,標榜超過9成基層診所及居護所,可以就近照顧。

因為看到服務使用者的需求,總盟108年率團參訪澳洲整合照顧,看到雪梨整合照顧對弱勢群族的協助,透過跨團隊的夥伴關係支持社區式照顧,以居家醫療預防不必要的住院,提供精確、在地、即時的照顧(Right Care, Right Place, Right Time)的服務,澳洲在家住院和外展服務的支持減少住院,相當重要,非常值得國內借鏡。

因為上述的理由,總盟於110年11月20、21日舉辦「2021台灣社區整合照顧研討會」,當天積極推動在宅醫療、社區整合照顧工作的委員邱泰源、吳玉琴蒞臨外,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部長陳時中對於國內長期照顧服務和醫療的發展十分關心。

衛福部長陳時中。(圖/取自研討會直播)


醫師公會理事長邱泰源。(圖/取自研討會直播)
總盟說到,研討會規劃4大主題18位政府代表、專家學者、醫療專業與長照實務工作者,分別從居家醫療在地,服務提供者、服務使用者、政府單位的角度瞭解服務的現況與建議。

第一場專題演講中,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王維昌分享「分享多層級整合照顧之現況與展望-宜蘭模式經驗模式」,談到以病人為中心,從醫療、長照到居家醫療,透過那些獎勵計畫提供好的照顧服務的現況與台灣很多方案難落實原因,譬如減少照護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醫師意見書,PAC等政策為何無法落實普及與問題。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王維昌。(圖/取自研討會直播)
另外在第二場服務使用者需求與醫療資源連結,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游麗裡調查該基金會八家居家式機構的居家服務員和居家督導員發現,居家服務員有高達4成以上並不知道有家醫、居家護理服務及藥事服務,對於居家安寧照顧高達八成、居家呼吸治療服務高達六成。不過對居家醫療有76%知道,且年資越低越不清楚,可見長照與醫療銜接上缺乏溝通平台、居醫團隊對長照整體執行不熟悉、缺乏資訊共享無法同步了解個案困境等。

老五老基金會執行長游麗裡。(圖/取自研討會直播)
此外,從社區式機構、住宿式機構及身障機構的需求與醫療連結也出現斷鍊,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賴添福提到,醫療資源連結相當缺乏彈性,以合作醫療單位到機構巡診方式,到機構提供服務時數上限每周3個時數,防疫期間衛生福利部雖然推「減少照護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但照護機構參與比率偏低僅21%。

台灣老人福利機構協會理事長賴添福。(圖/取自研討會直播)
而在身障機構部分,陽光基金會的常務董事馬海霞語重心長的呼籲,長期居住在機構的住民,機構就是她的「家」。目前居家醫療限居住於住家(不含照顧機構),身心障礙機構專業人員護理人員全型1:40、日間型不需需聘用,所以教保人員幾乎是特教、社工、幼保等背景,亟需居家療的協助。然而,居家醫療卻排除社區式長照機構、住宿機構及身心障礙機構。機構住民常有臨時感冒、急診、檢查的需求,去醫院舟車勞頓,居家醫療不僅可減少到醫院、降低感染,也達到就醫的即時性。甚至超音波都可以做,為何不開放?台灣弱勢族群非常需要整合照顧。

盟總強調,希望透過宜蘭在地經驗分享、政府部門目前的執行成效、服務使用者的需求和醫療、物理治療師等各專業執行上的建議,以及其他國家的寶貴經驗後,互相對話交流,瞭解社區整合照顧的執行問題與挑戰,作為未來政策倡議方向的參考。

台灣社會福利總盟呼籲:

1.將住宿式機構和身心障礙機構視為住民的「家」,納入居家醫療服務。

2.開辦機構住院由居家醫療團隊結合居家護理所介入,減少機構住民不必要的住院。

3.從需求出發合理支付,滿足真實需求。

4.建立照會通報及回報系統,以利取得即時性資料。

5.將居家住院列為未來重要推展政策,減少舟車勞頓,維持生活品質,減少醫療照護支出。

 6.社區整合照顧推展不易,可試辦計畫先行,再逐步推廣。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