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Omicron「確診並非越少越好」?何美鄉:被感染才能往前走
本土確診個案激增,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提出看法。(示意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生活中心/林孟蓉報導

國內疫情已經連續3日本土確診個案突破千人,疫情蔓延全台多個縣市,面對傳染力強大的Omicron病毒,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提出看法,她認為並非確診人數越少越好,而是要有一定的人數確診感染,逐漸達到「群體免疫」,如此一來才能挺過這波疫情。

更多新聞: 迎夏季想換家電省錢!網狂推優先換「這電器」:真的省電有感

本土疫情燒不停,今年從1月1日至今,本土個案已經累計10018例。面對Omicron病毒大軍入侵,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提出見解,她認為現階段面對Omicron,不應該去追求確診數越少越好,反而是要有足夠確診的人。何美鄉表示「要被感染才能往前走」,因為目前在有疫苗的保護下,國人死亡率相對降低,因此等到一定比例的人數確診後,到達確診數高峰期後,未來的確診數才會逐漸下降,並結束這場疫情。


面對Omicron「確診並非越少越好」?專家:被感染才能往前走
何美鄉認為,要有足夠的人口染疫,未來的確診數才會逐漸下降。(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何美鄉還提到,其他國家也是如此,像是美國就是25%人口感染covid-19後,疫情就開始逐漸趨緩。新加坡則是在10%以上人口確診後,疫情逐漸平緩,日本則是3.5%人口確診後,疫情才趨緩。何美鄉表示,每個國家的狀況不一樣,不過她認為,台灣達到確診高峰期的人口比例,應該會介於新加坡與日本之間。


對此,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有不同看法,他認為台灣可以走出自己的抗疫新模式,不一定會像其他國家因為感染人數增加,就讓疫情趨緩。他也說因為口罩政策都沒有少,國人外出幾乎都還是把口罩戴緊緊,因此或許不用10%人口確診,就有機會能讓疫情趨緩。


更多新聞: 疫情升溫消毒成日常「雙手變乾燥」!皮膚科醫師建議4招護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