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打薄利多銷! 日料標榜新鮮漁貨吸饕客

疫情衝擊,餐飲業步入寒冬,但是卻有日本料理店不受景氣影響,來客數維持正常水準,主要是業者標榜新鮮漁貨,但高級食材別家可能利潤抓30%,業者卻採薄利多銷的概念,讓消費者吃到平價的高檔食材,因此培養出一群忠實顧客。

這條9公斤重的鮭魚,一早才從漁港送來,趁著"尚青"的時候,師傅俐落刀工取下魚皮、分解魚身,再用鑷子把魚刺一一挑起,取下其中4成,最精華、肥美的部位。日料店料理長郭振南說,「一塊魚來,人家可能整塊都可以賣,我們大概只能賣半塊,我們有50%的報廢,像鮪魚跟旗魚筋很多,我們都直接修掉。」

一口生魚片下肚,吃不到任何筋,是基本要求,用料、選材龜毛,讓廠商害怕,不過卻是這間日料店,成功的秘訣。常客說,「這邊魚真的很新鮮,剛剛看到老闆在現殺,對是常客,就常常邀朋友一起來吃飯。」

日料店執行長唐敦麟說,「曾經遇到一個客人比較誇張,最常的頻率是,一個禮拜會來五次,(創業)那時候的想法就是,用便宜的價格來吸引(客人),但是我們是用,跟(高級日料店)他們一樣同等,甚至用同等級的食材去做。」

炙燒干貝,用魚子醬畫龍點睛,噴槍來回在鰻魚、鮭魚上,刷出焦香,再裹上醋飯,接著把沙拉、牛排蓋飯等10幾道菜依序上桌,一套無菜單料理組合,大功告成。服務生說,「前菜海苔干貝燒,這個要先吃喔,把他包起來吃。」

日料食材不僅要新鮮、還要品質,別的業者可能抓30%以上的利潤,但這家業者卻用低於市場價格的方式,推出高檔套餐組合,能hold住進貨價格的方式,竟然是聯合作戰!

日料店執行長唐敦麟說,「因為我認識很多同業,畢竟我們都是小餐廳起身(家)的,我們就一起叫貨,那就可以控制到成本,因為在我的觀念裡就是,我們這一輩的年輕人,雖然辛苦但是我們夠團結的話,在市場上就會有一定的優勢。」

結合不少日料店共同進貨,以量制價的結果,讓業者短短七年,拓展3家店,三個合夥的年輕人,凡事靠自己,店裡忙完,凌晨再殺到魚市採買,等到準備工作就緒,才抓時間回家休息,這樣每天只睡4、5個小時的陣痛期,持續了1年,才讓生意穩定下來。

日料店執行長唐敦麟說,「創業真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就是說,你可能會過個幾年一般人,不願意過的生活,我記得我們剛創業的時候,我們三個人是,每天大概睡4到5個小時。」如今每拓一個點,都可以讓進貨量增加,議價空間變大,因此三位70年次的年輕人,每個月營收從數十萬,來到上百萬,就連疫情期間,都有穩定熟客回流,靠著團結合作,打出一片天。

(民視新聞/唐詩晴、陳聖翰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