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救野放仍難逃死劫 黑熊遭槍殺喚保育意識

台灣深具本土意象的野生動物,就是胸前有「勝利V」的黑熊,但是,編號「568」的東卯山黑熊,5月初卻遭到兩名男子槍殺,被埋屍在南投縣仁愛鄉武界,傷痕累累的遺體,令人不忍卒睹!這起案件,提醒民眾,人為導致黑熊傷亡的情況,不容忽視,只有全力加強保育,才能讓台灣成為真正友善黑熊的「有熊國」!

更多新聞: 三貂嶺百年隧道 換貌成自行車道

黑暗當中,這一團黑的生物,被鐵皮屋的牆壁,撞得「倒彈」,牠又慢慢的站起來,打開冰箱,東翻西找,身高大約180公分,體型微胖,背影就像是成年男子,但牠其實是...獲救野放仍難逃死劫 黑熊遭槍殺喚保育意識緣起緣滅,一開始是在2018年,由保育團體在台中大雪山山區,繫放追蹤器,編號暱稱「711」,但是,2020年,牠為了要逃離陷阱,咬套索滿嘴血,由人類照養,等牠傷勢好一點,在雪山坑溪,第一次野放。

林務局東勢林管處育樂課長洪幸攸說,「東卯山黑熊,他會怕人的,正常來講他白天活動,晚上休息,在森林區域,可是當牠靠近,人為環境的時候,,牠就變成是晚上才敢出來。」

雖然「711」盡量避開與人「強碰」,卻是躲不掉捕獵陷阱,2021年牠又被送到特生中心,同年4月在南投丹大第二次野放,編號「568」,過了一年後,再見到牠,牠竟然成了一具冰冷遺體,渾身傷痕累累。

林務局保育組長羅尤娟說,「發現在黑熊的頭部,有一些碎裂的情況,身上也有彈孔,應該是槍傷,或是人為的情況,造成這個黑熊死亡。」

「568」的悲慘遭遇,震驚各界,像牠這樣的黑熊,是台灣唯一原產的熊類,非常顯眼的特徵,是胸前淡黃色或白色的勝利「V」字型斑紋,保護黑熊,台灣走過漫漫長路,1989《野生動物保育法》實施,台灣黑熊,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

分布地區,北到插天山自然保留區,以及棲蘭棲息區。中間區域分屬雪霸、玉山、太魯閣三個國家公園範圍。南部以大武山為界。東部在海岸山脈也都有熊趴趴走。師大生命科學系退休教授王穎說,「1985國家公園開始成立啦,那保育觀念也開始抬頭,當時的農委會開始有保育課,也針對各種野生動物開始進行基礎資料蒐集。」

保育有初步成果,黑熊數量開始增加,為了生存,熊會進到人類活動的場域,與人爭食,還跑到山屋,把垃圾桶翻個徹底

黑熊不再「神出鬼沒」,反而經常性現蹤,棲地下移,卻也導致衝突增加,熊常常誤入陷阱,甚至一旦遇到存心不良的「熊殺手」,就只能悲慘的曝屍荒野。

人熊共存,端賴用心,像是花蓮縣富里鄉永豐村,有黑熊跑到稻田吃稻穗,富里鄉農會宣布收購整塊田,讓黑熊「吃到飽」,雖然保育團體擔心,餵食熊不是好事,卻也肯定農會「很可愛」。

獲救野放仍難逃死劫 黑熊遭槍殺喚保育意識

台灣黑熊,被票選為最具代表性的野生動物,諸多機關團體,都選用牠作為吉祥物,要怎麼避免,這個著名的台灣意象,再被傷得鮮血淋漓、甚至倒臥獵槍下?需要靠官方民間共同努力!

(民視新聞/徐秘康、李柏瑾 台中報導)

更多新聞: 大馬歌手不繳房費 躲旅館持毒遭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