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試駕

說到電動車,許多人第一聯想到的就是 Tesla 這個美國新興汽車品牌,由現任富比士排行第一首富 Elon Musk 於 2003 年一手創立,在 2008 年時推出了採用 Lotus Elise 底盤打造的 Tesla Roadster 純電敞篷跑車,以先進的電池技術和傳動系統打響了名號,並於 2012 年發表豪華全電動轎車 Model S,集高安全性、高性能以及高效率於一身,徹底顛覆了傳統汽車世界。

隨著公司名聲在競爭激烈的車壇中水漲船高,在 2017 年再推出入門平價房車 Model 3,以「最親民電動車」為口號,發表當天就獲得了超過 18,000 張訂單,在 2021 年成為第一輛獲得全球累積銷售 100 萬台的電動車輛,不只加速了電動車市場的發展,還帶動許多消費者踏入純電領域,並在未來持續擄獲眾多環保派及科技人的芳心。

新在哪裡?
 ●Long Range 版本售價自 215.39 萬元增至 219.7 萬元,調漲 4.31 萬元。
 ●6/24 起之車型換上全新 20 吋 Überturbine 輪圈 (試駕車仍搭載 Aero Sport 款式)
 ●全車系標準配備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可加價新台幣 22.2 萬元選配 FSD 全自動輔助駕駛
 ●即將推出交通號誌和停止標誌控制、城市街道自動輔助轉向系統 (OTA 軟體更新)。

本次試駕的車型為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建議售價為 243.49 萬元起。

 

台灣特斯拉於 2019 年 8 月 12 日正式導入 Model 3,一共分為標準款、Long Range 以及今天試駕的這輛 Performance 旗艦車型,採用前後雙馬達的四輪驅動配置、高便捷的多媒體系統介面以及完整的主被動安全輔助系統,建議售價為新臺幣 243.49 萬元起。

外觀方面,Tesla Model 3 秉持著一貫簡潔、低風阻的車身造型,車頭並無以往燃油車所配置的水箱護罩,前後皆搭載全 LED 燈具,車門把手、窗框、後視鏡外蓋下方等處都施以黑色烤漆處理,Performance 車型更是額外搭載了碳纖維鴨尾以及 19 吋七輻式黑色跑格輪圈搭配可降低行駛風阻的塑膠外蓋。

車頭以平滑的扇形設計取代傳統水箱護罩,風阻係數僅有 0.23 cd.

 

Tesla Model 3 車身尺碼長寬高分別是 4,694mm x 1,849mm x 1,443mm,軸距為 2,875mm。

 

 

頭燈全數採用 LED 光源。

 

試駕足踏 19 吋 Aero Sport 造型輪圈,另外還搭配上低風阻的塑膠外蓋來增加續航里程,今年 6/24 後則升級為全新 20 吋 Überturbine 輪圈。

 

葉子板方向燈上具有攝影鏡頭。

 

外後視鏡下半部採取黑色烤漆裝飾。

 

平整式車門把手可有效降低高速時的風阻。

 

B 柱上同樣鑲有攝影鏡頭。

 

車尾採用類 5 門掀背設計,但其實為標準 4 門配置。

 

尾燈同樣具有全 LED 光源配置,煞車燈與方向燈均位於葉子板中的燈具中央。

 

Performance 車型尾部配有碳纖維擾流翼,大幅增加了運動感。

 

車身整體十分滑潤有型,暗藍色烤漆更加凸顯了氣質感。

 

進入車內,映入眼簾的是極簡風格的車室設計,儀錶板及門板飾條採用霧面木紋飾板作為搭配,前排安置了兩張發泡棉相當厚實的舒適座椅,駕駛前方為一副握感十足的真圓方向盤,上方僅有位於兩側的滾輪按鍵,檔位則經由右後方的撥桿來做切換,無論空調、手套箱的開啟、方向盤調整、後視鏡調整......等基本功能,皆須透過中央 15 吋的智慧型觸控螢幕來操作,後排膝部空間表現佳,並達到全果嶺的設計,頭部空間則因下滑的車頂而稍微受到壓迫。

精簡的儀表台設計提供了更寬闊的前排膝部空間。

 

方向盤設計十分簡潔,掌握起來有相當厚實。

 

車內採用電磁按鈕開關車門。

 

油門及煞車踏板採用金屬飾板點綴。

 

儀錶板及車門採用質感逼人的木紋飾板作為裝飾。

 

車內中控台的 15 吋觸控螢幕整合了導航、通訊、駕駛室控制及車輛設定。

 

多媒體系統可用來瀏覽 YouTube、Netflix 以及各種網頁資訊。

 

螢幕下方具有可放置兩支手機的無線充電盤,算是非常少見的陳設。

 

中央置物空間深度相當不錯,方便放置衛生紙盒等生活用品。

 

前排具備兩張電動調整座椅,乘坐起來十分舒適,發泡棉的支撐性令人印象深刻。

 

後排擁有全平坦的地板設計,頭部空間則稍微被車頂壓迫到。

 

前方置物空間為 88 公升。

 

看似斜背的造型,尾廂並非掀背式開啟,容積為 561 公升。

 

障板下方具有額外的置物空間。

 

科技輔助方面,本次試駕車搭載了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包含主動巡航定速、自動變換車道輔助、自動輔助導航駕駛、自動停車、智慧召喚、車道偏離輔助、避撞輔助、車速輔助、車廂鏡頭…..等等,而全車周圍的鏡頭也可適時提供清晰而即時的影像輔助。

配有 Autopilot 自動輔助駕駛,可減輕駕駛時的疲勞負擔。

 

配備 360 度環景系統,可投射出接近零死角的畫面,當過於接近障礙物時還可自動變換為上方鳥瞰視野。

 

動力系統方面,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採用前後雙馬達來達到全時四輪驅動,搭配上長續航里程電池,雖然原廠並未公布實際電池容量、馬力及扭力數據,不過依照經濟部能源局的送測結果,共可輸出 450 匹的最大馬力,從靜止加速至 100 km/h 可在 3.3 秒達成,充滿續航里程則為 586 公里 (WLTC),搭載 CCS2 充電規格,在超級充電站充電 30 分鐘即可補充最高多達 270 公里續航力。

依照經濟部能源局的送測結果,具有 450hp 最大馬力。2021 年底導入的 Model 3 捨棄過去得 TPC 專屬規格插座,改採 CCS2 DC 充電接口,在超級充電站充電 30 分鐘即可補充最高多達 270 公里續航力。

 

開著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上路,油門踩踏起來非常直覺且線性,電動馬達所的扭力爆發性十足,不時讓人想多重踩幾次。而多虧於電池置於底盤的設計,整體重心非常低,過彎的時候可給予駕駛人更高的信心,同時還具有舒適、標準、運動等 3 種轉向模式,切換後所提供的操控性差異相當明顯。

行路質感方面,懸吊所提供的回饋屬於偏軟的設計,不過依然可以感受到路面起伏所帶來的振動,不會具有如同以往美系車那種模糊的路感,側傾也被抑制地相當不錯。不過由於沒有引擎噪音的關係,胎噪以及其他外界聲音則相對較為明顯,不過依然還在水準之內。

Model 3 對於傳統燃油車使用者來說可能會有些陌生,畢竟幾乎所有的功能都需要藉由儀表板上大尺寸的平板來操作,需要一段時間去習慣整台車的基本操作,一但適應以後,則可以去享受其科技系統所帶來的方便性。另外需要一提的是,在試駕期間,感受到 Tesla 組裝品質雖然比起以往有改善的趨勢,但依然可看到些微的鈑件公差,而由於運轉過程頗為安靜,因此在行經凹凸路面時仍有部分異音,不過對於一間年輕的車廠來說,這也是合情合理的問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夠獲得有效的解決方案。

從整體表現來看,Model 3 Performance 雖然歷經多次售價的調整,其所提供的充沛性能、高度的便利科技、後續升級功能的可行性等表現,在國內的電動車市場中仍頗具競爭力,相較於傳統豪華品牌所推出的電動車,仍保有自身不易取代的獨特性,也令人期待這場方興未艾的新能源車之戰的後續走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