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院校攜手舉辦學術交流會  聚焦前沿醫學領域受矚目
長庚院校攜手舉辦學術交流會,第一排左起:邱政洵副院長、翁文能研發長、陳建宗院長、楊智偉副校長、林俊彥院長,第二排左2:邱志勇醫師,第3排左5:游正博教授。(圖/長庚醫院)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林口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攜手舉辦學術交流會,聚焦在代謝體學、類器官研究、癌症疫苗及細胞治療四大主題,都是當前重要的前沿醫學領域。2024年林口長庚醫院與長庚大學學術交流會,11月2日在林口長庚研究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行,邀請院校的多位專家分享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經驗。包括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翁文能研發長、林口長庚醫院陳建宗院長、邱政洵副院長、陳鈴津院士,與長庚大學楊智偉副校長、醫學院林俊彥院長等均親自出席會議,由林口長庚醫研部楊皇煜主任主持。

在代謝體學方面,長庚醫院臨床代謝體核心實驗室主任邱志勇發表「核磁共振代謝體學在精準醫學中的應用」。他表示,近年來結合體學與大數據的精準醫療已看出成效,多體學包括基因體、蛋白體和代謝體等,而代謝體學是最能反映生理病理的變化端,其結果用來解釋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療效,最能發揮重大的相關性。代謝體學是一個新興領域,是一門研究生物體內所有小分子代謝物的學科。林口長庚醫院透過核磁共振代謝體學分析和鑑定這些代謝物的變化,即時反映體內深入的代謝資訊,結合微生物體學、基因體學和營養學等多體學數據,有助於癌症、生長發育異常等疾病的理解與診斷。

同時,核磁共振代謝體學在精準醫學中展現應用潛力,能揭示與人類疾病相關的微生物代謝物,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群與短鏈脂肪酸(SCFAs)等代謝物之間的關聯,可提供個人化的疾病預測和健康管理,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治療策略。邱志勇主任強調,代謝體學的研究需要醫院提供多樣化的臨床樣本和診療數據,使研究人員能夠從病人的代謝物中挖掘與疾病相關的生物標誌物,並結合病情進行精確分析,透過大數據處理和生物信息學的專業技術,有助於提升代謝體學研究的深度和準確性。

在細胞治療領域,林口長庚醫院的游正博教授展示了一種新技術,利用新穎的血液自然殺手NK細胞擴增技術,開發出針對血液及實體腫瘤的細胞療法。這項技術不僅快速有效,且不會產生基因轉殖或病毒汙染之疑慮。關於類器官的研究主題,長庚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的黃幸宜教授,介紹團隊如何利用人類多能幹細胞分化出腸道類器官,作為體外模型來研究腸道病毒的特性及測試抗病毒藥物的有效性。林口長庚醫院期望藉由本次交流會的舉辦,為長庚院校的研究人員提供一個良好的互動平台,促進在醫學研究領域的深入合作,並共同推動創新與發展,為未來的醫療進步帶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