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公布施行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後,國防部在1998年進一步依此條例公告限制或禁止水域範圍,並於2004年與2018年兩度公告修正內容。目前臺灣、澎湖、綠島、蘭嶼、彭佳嶼、小琉球、七星岩及東沙地區的禁止水域範圍與限制水域範圍比照鄰海與鄰接區範圍,但金門、東碇、烏坵、馬祖、亮島、東引、南沙地區的限制水域範圍和禁止水域範圍,則因應實際戰略需要,由國防部主責,並採「多邊形」劃法劃設。
陳永康近日提案,要修正《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第29條,打算將原由國防部職司的「禁限制水域」公告改由海洋委員會主責。海委會則公開反對,認為既然禁限制水域是由國防部召集相關單位,衡酌兩岸分治、軍事安全及地緣特性等因素來劃設,那麼維護與橫向協調分工,當然該由國防部主責,以確保相關水域管理和防務作業的協調與一致性,各界議論引發話題。
台北市議員許淑華憂心若由國防部改成海委會公告禁限制水域範圍,國防力道不足恐成隱憂。(圖/劉耿豪攝)對此,許淑華直言,這是藍營主動幫對岸弱化離島防禦層級,只要新版法案通過,勢必削弱台灣行使主權,實在不敢想像對台灣造成多大的傷害,因為台灣的主權絕對不容許被淡化,只要屬中華民國的主權範圍和禁限制水域,寸土不讓!
許淑華說,近期由台北政經學院主辦的「台海防衛兵推」民間論壇中,不少台灣、日本、美國的退役將領或軍事學者,紛紛指出澎湖、金門、馬祖等離島會是對岸主要奪取目標,而且一旦被佔領根本難以奪回,甚或可能變成威脅本島的據點,離島的戰略價值非常重要,絕不可等閒視之,務必撤回這項可怕的修法。
陳永康則回應,限制水域等問題根本和國家的領海、主權層次有別,當外島與離島解嚴後,海巡已是執法的問題,並非國防部的衛疆問題,不同的解讀太狹隘,呼籲反對者把1982年全球「海洋法公約」的「內海」定義先搞清楚,才能進一步引述各法比較,而非流於個人宣洩情緒與散播恐懼。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沈伯洋爆料有影…館長5年前抖出「中共收買價碼」!片段被挖網嘆:還是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