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台灣COVID-19死亡率飆升至2% 李秉穎點出關鍵因素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預估「未來確診趨勢將持平或緩慢下降」。(圖/民視新聞)

台灣昨新增37例COVID-19確診病逝,至今已累計224人死亡。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也指出,台灣確診病例致死率從5月中約1%多,最近已經攀升到2%左右。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表示,長輩及潛在疾病感染比例增加,加上病況惡化時無法即時處置,導致死亡率增加,不過因為台灣仍然在三級防疫警戒中,李秉穎也預估「未來確診趨勢將持平或緩慢下降」。

更多新聞: 英國促G7共同承諾 2022年底前讓全世界接種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指出,台灣COVID-19確診病例致死率從5月中約1%多,最近已經攀升到2%左右,顯示台灣必須積極準備醫療量能,期盼能將致死率往下降。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這波本土疫情截至昨天的死亡病例中,60歲以上個案占89.1%,平均年齡約72歲、年齡層偏高,約81.7%有潛在慢性病,從發病到死亡平均僅8.3天。

李秉穎認為,全球染疫致死率在2%至4%之間,致死率增的因素包括,「造成社區感染以後,長輩及潛在疾病感染比例增加,致死率增加」,另外「醫療量能關係,沒有辦法把所有感染病患放在醫院裡面,急速發生危險性時,無法即時處置,這是另一個問題」。

近日高齡長者確診居多,未來本土確診的走向是否會增加,李秉穎預估,「未來確診趨勢將持平或緩慢下降」。他說明,台灣目前正在進行第三級防疫中,在一定的掌控之中,不過疫情擴散到其他縣市是無法完全避免,因人還是會流動。

至於近期社區發生死亡後確診的案例頻傳,是否意味著社區監控體系失靈,李秉穎坦言,現在死亡後才確診的情況,是不太能避免的。他表示,疫情大量流行時,是無法靠第三者監控,要靠民眾自覺意識,去年疫情爆發初期時還可以疫調、匡列足跡,防止疫情擴散,不過現在案例太多已經沒辦法找到傳染源。

李秉穎也提醒民眾,若有接觸史、呼吸道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即早篩檢治療比較安全。

(民視新聞網/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快新聞/滯留鋒面發威!中南部、東部共12縣市豪雨特報 慎防劇烈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