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法令、供應鏈 一文看懂台灣半導體產業如何布局全球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廠,魏哲家(左)、劉德音(右)和拜登(中)一同參觀興建中的晶圓廠。(圖/達志影像提供)

即時中心/劉芳妤報導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廠,於美國時間6日舉行首批設備到廠典禮,美國總統拜登高度重視,不僅親自出席,還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總裁魏哲家一同參觀興建中的晶圓廠。半導體產業專家分析,台積電赴美設廠主要是地緣政治下半導體「逆全球化」發展,策略性海外布局;拜登親自到場,則代表美國對未來台積電投資的期許,同時讓台美未來合作寫下新的一頁。專家認為,台灣可加強半導體材料、設備面等弱項,並加強人才培育和福利,從政策面上給予支持,站穩先進製程制高點,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更具競爭性、更加健康。

更多新聞: 台積電人才赴美恐掏空台灣?學者:回流與否才是關鍵

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廠今日舉行晶圓廠移機典禮,拜登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夫婦、劉德音、魏哲家等台積電要角同台,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等人也都出席。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占地445公頃,第一期預計2024年量產5奈米技術強化版的4奈米技術,預計2026年生產3奈米製程技術。兩期工程總投資金額約為400億美元,是亞利桑那州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也是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之一。

拜登在移機典禮致詞時,除了說:「我要感謝台積電讓這一切發生。」也提到將興建第2座晶圓廠生產3奈米晶片,他也直呼「美國製造業回來了!」

台積電赴美設廠 專家提4面向健全台灣半導體產業
拜登在移機典禮上致詞,感謝台積電外,也提到將興建第2座晶圓廠生產3奈米晶片。(圖/民視新聞)

台經院產經資料庫總監劉佩真指出,拜登親自到場,除了代表美國政府對台積電設廠的高度重視與肯定,也希望未來台積電在美國半導體製造、特別是晶圓代工上能扮演一定的角色。她認為,美國對未來台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也有相當的期許,這也會台美未來的合作寫下新的一頁。

台積電到美國設廠考量-地緣政治「逆全球化」

美中晶片戰中,美國本土廠商希望能穩固自己的地位,但台積電還是能到美國設廠。劉佩真分析,這是因為美國希望能穩固全球第一大半導體供應國的地位,美國本土製造業者在短期內不容易達到期望的要求,因此要借助國際級重量領袖廠商協助美國;另方面也是因應供應鏈風險韌性考量,希望能分散生產基地,避免斷鏈危機。

另外,台積電在美國生產成本高還是在美設廠,劉佩真認為,主要還是因為地緣政治。她解釋,美中科技戰後,地緣政治上對於半導體的影響越來越重,現在半導體會出現「逆全球化」的發展,在此情勢下,台積電現階段根留台灣,但可能會策略性指標做海外布局。

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根留台灣全球分支

半導體分析師柴煥欣形容,既然「頭已經洗下去了」,就要思考如何讓這座廠的未來變得具有競爭力。他認為,要有競爭力有2點,第一是要持續擴充產能,讓工廠具有規模經濟,產能越大,未來所能在成本上的分擔能越多;第二就是除了5奈米製程,之後導入3奈米、2奈米,甚至1奈米世代如1.4奈米、1.2奈米。

柴煥欣進一步表示,要用健康的態度看待這次建廠,台積電「根留台灣」不需有疑慮,美國廠就是一個分支,「種下去未來在美國成長茁壯,但就要看這種能不能長得好」。第一,要看擴廠的節奏是否和台積電的策略一樣;第二,台積電的優勢是在於有很好的企業文化、公司治理,是否能在美國培養出一套新的企業文化,這對於亞利桑那州廠的管理是非常大的挑戰,「但一旦上軌道,台積電就可以成為一個真正國際化的企業」。

台灣半導體業挑戰

不過柴煥欣提到,資金、人才、和設備是有限的,未來若台積電持續在美國設廠,「勢必會影響到台灣的布局與產能」,換角度說,未來晶圓代工產能分布,台灣所佔的比重可能會下降。他說,站在台積電的立場,目前還很難斷定這是不是件好事,但對於台灣半導體產值來講可能會有一些負面影響。

柴煥欣點出,台積電赴美後,供應商「台積電大聯盟」包含氣體、設備、下游封測等等,也可能會移到美國。他解釋,本次移機典禮出席人物要注意的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還有台積電大聯盟的成員,若他們跟美國商務部的人接洽,「中間會有怎樣的化學發展和效應,這部分才是令人憂心和值得追蹤的問題,這部分很可能會加速台積電,甚至於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往美國移動的一個策略」。

另外柴煥欣還提到,崇越、帆宣、千如成立「新東向聯盟」,除3家公司外,還有一個成員是「美國各州政府辦事處協會」(ASOA), 如果美方掌握台積電大聯盟所有有效窗口,再透過ASOA和東向聯盟進行招商,就會加速台灣半導體產業鏈往外移動,「到時候美國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重新複製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導致台灣半導體產業鏈發生傾斜。

至於人才部分,劉佩真坦言,到海外分布產能當然會帶走一部分人才,且台廠比較擔心的是外商,如美國如果伴隨綠卡、較高薪資,會是比較大的誘因。但台灣要逆勢操作,主動出擊招攬當地優秀人才,目前台廠也頻頻為員工加薪、調高福利,希望能留住優秀關鍵人才,避免人才外流的衝擊。

台積電赴美設廠 專家提4面向健全台灣半導體產業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夫人張淑芬出席台積電亞利桑那州廠移機典禮。(圖/民視新聞)

台灣如何在美中科技戰站穩腳步

台灣半導體產業面臨挑戰,專家給出4方面建議,包含人才培育、加強台灣半導體弱項、政策面和站穩先進製程制高點。劉佩真提到,人才方面,目前政府非常積極推動半導體學院,如台灣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這些學校都有不同領域人才培育,「都是一個連結學界和業界非常好的橋樑」。

劉佩真說,能進到半導體學院當師資的都是在半導體大廠中非常頂尖的管理人員,這對半導體人才培育上有相當大的幫助,目前產官學界都一直在衝刺加強未來質和量。柴煥欣也認為,理工科人才培育非常重要,除了台積電、聯發科,半導體檢測、設備、氣體廠也要半導體人才,因此要加速半導體人才培育。

台灣弱項方面,劉佩真提到,目前台灣供應鏈比較欠缺設備、材料這塊,這部分還是掌握在美國、日本、荷蘭的手上,一定要趕快追上,提高台灣半導體各環節自給率。柴煥欣解釋,材料掌握在日本手上,設備受制於艾斯摩爾等公司,這方面較欠缺政府的支持,補足後,台灣半導體產業才不會全面受制於人。

台積電赴美設廠 專家提4面向健全台灣半導體產業
台積電赴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設廠,於美國時間6日舉行首批設備到廠典禮。(圖/民視新聞)

柴煥欣認為,台灣可以擴大招商,目前美光和艾斯摩爾有擴大對台投資,但這還是不夠,應該要想辦法再招商英特爾、德州儀器、歐洲的恩智浦半導體(NXP),一方面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更具有競爭性,且若是這些廠商真的在台灣落腳,中國對台灣要「下手」就會有所斟酌。有了國際大廠,就可以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成為真正的護國群山,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更加健全。

政策面,台灣行政院在上月17日通過被稱為「台版晶片法案」的產業創新條例,劉佩真說,這個扶植政策立意良好,未來3到5年內會是台灣半導體發展關鍵時間點,要如何公平分配資源、全方位強化到台灣未來半導體的競爭力,是未來的觀察重點。

柴煥欣則指出,「台版晶片法案」還只是小修小補,應該修定晶片法,讓晶片法或半導體法成為一個專法。他提到,南韓也有晶片專法,2030年之前投注9100億韓元打造南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IC製造基地,且南韓也訂出要培育多少理工科人才、晶片自給率達到50%等等,台灣可朝訂定數字目標的方向努力。柴煥欣還說,要把半導體產業設定為「國安層級的國家戰略型產業」,讓半導體產業有國安級的定位,如此就能明正言順補助或者是資助半導體產業。

最後則是站穩先進製程制高點,劉佩真直言,要在美中科技戰中站穩腳步,就是要「不去觸及到美國與中國法律上的紅線」,另外就是要培育台灣比較強的競爭優勢。她點出,台灣應持續站穩先進製程的制高點,「這極為關鍵」,即便中國可能在成熟製程會持續大量投入,但台在先進製程還是有相當大的優勢。

中長期來看,劉佩真說,台灣廠商會用「以拖待變」的模式,看看未來全球、美中之間的關係,或者其他地緣政治上能不能有一些其他變化,屆時就可以施予比較彈性的策略。

柴煥欣總結,要如何想辦法讓台灣產業鏈「根留台灣」,打造良好、具有競爭力的環境,這是需要思考的。他認為,不是只看現在,而是要看10年、20年、30年後的半導體產業鏈長相,「眼光要放遠」, 且要看如何補強整個產業鏈、增加競爭性,才能讓台灣半導體產業鏈更加健康。

更多新聞: 英特爾季辛格來訪 對科技業「乖乖」文化感到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