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發文分析台灣人使用「蛤」的背後邏輯。(示意圖/民視資料照)許多人出國都會相互提醒不要隨意脫口而出「蛤」的單字回應,對於不同文化的母語使用者而言,「蛤」可能代表不敬的語氣,對此,近日就有網友發文分析台灣人使用「蛤」的背後邏輯,他笑稱:「99%臺灣人說『蛤』,他們只是為了爭取思考時間。而我是剩下的那1%,是真的耳包。」。
超過80萬名網友到場舉手自首:「我懂!」。(示意圖/翻攝自@pexels)
原PO的發文一曝光,立刻讓不少路過網友都忍不住笑出來,舉手自首:「投這個蛤,屬於無法理解???的那種」、「對…聽到很荒謬或是很白癡的事情就會下意識蛤??」、「我是那個真的沒聽清楚,然後已讀亂回。」、「每次我老公蛤我,我就會看著他不回答,他大概3秒後就會自己接話了。」、「我要蛤第三次的時候就會假裝我聽懂了。」、「然後超過三次就不敢再蛤了,就裝作聽到了吧⋯」、「一種是沒聽清楚、一種是爲了蛤而蛤、一種是你要不要重新想一下,你剛剛說了什麼?」、「蛤=我想再聽一次順便想想怎麼回應」。
更多新聞: 「儲存空間不足」手機卡爛!她「1神招」秒清出94G:居然佔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