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社》(Reuters)9日報導,帕特魯舍夫在接受俄國媒體《辯論與事實》週報(Argumenty i Fakty)訪問時指出,「俄國作為世界最主要海上強國之一的地位,正在逐漸恢復當中,如果沒對海洋情勢發展、挑戰與威脅演變有長期願景,當然,若亦無定義俄國海軍整體目標(Goals)及短期目的(Objectives),就無法開展此類工作」,不過,他並未進一步說明針對該戰略的具體細節。
據報導,根據大多公開排名的數據顯示,俄羅斯擁有僅次中國、美國的世界第三大海軍,儘管俄軍在俄烏戰爭中,遭逢了一連串的巨大損失,但事實上莫斯科當局已將國防及安全支出佔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的總值,提高至冷戰時期的水準(Cold War levels)。
報導指出,美國國防部在2021年一份公開報告中顯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海軍,預計至2030年,解放軍的整體作戰力量,將提升至460艘艦艇。
公開數據顯示,俄國擁有79艘潛艦,其中包含14艘核動力彈道導引飛彈彈潛艦(nuclear powered ballistic missile submarines),另有222艘戰艦;其主力艦隊是總部設置於北極巴倫支海(Barents Sea)北莫爾斯克(Severomorsk)的「北海艦隊」(Northern Fleet)。
報導提到,帕特魯舍夫曾是前蘇聯情治機關「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的特務人員,曾於蘇聯時期與普丁在俄國北部城市聖彼得堡(St. Petersburg)服役。
更多新聞: 川普第4度熱線普丁! 普丁:將報復烏軍無人機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