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白皮書提到,美國商會的成員們在能源、醫療、數位基礎建設等領域投資,認為仍面臨挑戰,尤其是穩定、可靠且乾淨的能源供應,是吸引外資布局的關鍵前提。
Dan Silver表示,在2023年的報告,能源是會員關注的第三大優先事項,但去年底調查時,已經上升為第一,這是過去未曾有的情況。
記者追問美國在台業者偏好哪種能源,「我們的立場是技術中立,政府應該以開放的態度尋求各種能源供應方案」,Dan Silver表示,會員有很多種產業,沒有聚焦特定的電力來源,最重要的是供電的穩定、透明度與可預測性。
因為包括半導體、AI、量子運算、電動車等新興產業,需要的電力都比過去多,所以「台灣未來在新興產業的角色,取決於本地是否有足夠的能源供應」。
近來包括台積電、鴻海等公司宣布加碼投資美國,是否有益台美間的關稅及貿易談判,Carl Wegner表示,未來還會有更多投資,包括台積電相關的供應鏈,所以美國商會持續推動避免雙重課稅的協約簽訂,畢竟成千上百的中小企業們,無法像大企業一樣承受雙重徵稅的打擊,因此避免雙重課稅,有助於台灣企業在美國建立更完整的供應鏈。
至於對等關稅,Carl Wegner也直接表示,這對台灣不公平,也增加了美國企業與消費者的成本,讓台美關係出現矛盾,所以美國商會呼籲美國調整關稅政策,並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職,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國際民航組織和國際刑警組織,也鼓勵恢復美國內閣級官員訪台。
延伸閱讀
更多新聞: PCB發威!PCB三雄、台光電、聯茂、台燿漲3%~8%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