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夢新臺灣  美式家庭自學教育
希望藉由遊戲建立孩子思維邏輯,以及談判的技巧,想出這點子的是John,一個來自美國的電腦工程師,2008年工作室因為金融海嘯,被迫關閉停業後,他們決定搬到妻子的故鄉台灣。
John:「所以我們決定花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你知道嗎,因為大部分家族都生活在台灣,我們決定試一試,我們搬到這裡,事情發展的跟我們計畫的完全不一樣。」

翻閱著以前的照片,讓他們想起剛搬到台灣Owen跟Ella進入公立小學就讀時,有一次Owen國文考試考得很差,Jenny好奇的問到底怎麼回事,Owen的回答讓她很訝異。

Jenny:「因為學校老師安親班老師,沒幫我準備好我的考試,當他這麼告訴我時,一個警鈴在我腦袋裡響起,他怎麼會想說
沒得到好成績是老師的責任,而不是他的責任。」

John:「他停止思考找到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只會做任何你對他說的,如果你給他指示他就會這樣做,但他自己不會想,不會想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警覺到台灣學校填鴨式的教育,導致孩子思考僵化,因此John跟Jenny興起了,讓孩子在家自學的念頭,透過每周跟孩子的討論,一起制定自學的課程,一方面希望把學習的選擇權,交還給孩子手上,另一方面John還特別找了,在歐美公司電腦工程師的工作就為了有更多時間能陪孩子自學。

John:「在家工作,關於我在歐美公司工作,我正常工作是用輪替的,這意味著我在晚上工作,讓我在白天有很多時間,在孩子們白天醒來時,可以陪伴他們。」

從家裡各個角落,找來不同的化學藥劑,甚至還有牛奶跟啤酒,這堂課父親John要教Owen的是,PH值的檢測,然而自學過程中,父母親得分飾老師與家長的角色,跟孩子24小時相處下人與人的摩擦,成了考驗親子關係的課題。

Ella:「她是我的媽媽也是我的老師,所以有點難讓頭腦專注,有時媽媽真的很討厭,就像當我在做作業時,坐在我旁邊,真的很難集中精神,所以讓我做得很慢。」

John:「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明白,我們彼此相愛,我們是家人,我們互相支持,不管吵架吵得多糟糕,像是尖叫對吼甚至離開房子一個小時,跑去散步之類的,我們總是回家,因為我們一直都知道,家是我們能量的來源,家是支持我們的地方。」

不希望孩子沒有朋友離群索居,於是Jenny租下住家附近一個小空間,做為跟其他家庭共學的場所,其中一堂課,就由父親John擔任老師,教孩子們寫電腦程式。

Jenny:「我的主要目標是教我的孩子,但我也喜歡教別人,你知道我住在台灣,所以我想回饋給台灣,他們用行動體驗生活
實踐學習。」

這天他們來到內湖山區,讓孩子們從摘野菜過程,學習大自然的奧妙摘野菜。

Jenny:「我很愛他,我也很感激他,對我的家庭如此的理解,如此的包容,我對他們有很高的期望,但我沒有明確的目標,希望他們去達成,我只希望他們自己找到,未來想要的人生方向。」

John:「我找不到像JENNY一樣更好的老婆人選,她是幫助我們,把夢想成真的主要推手,謝謝妳讓我的人生,變得如此美好。」

放棄事業,就為了成就孩子的教育,在台灣這塊土地Wilkins一家人,找到了新的落腳地,而因為自學的過程,也讓他們看見了台灣,不同角落的美麗風景。(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