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大突破 成功修復胚胎基因突變
在對抗遺傳性疾病上,醫學又有了一大突破。美國科學家首度成功編輯人類胚胎中的基因,藉此修正了一個嚴重的基因突變,而使原本不完美的胚胎變得健康。這項醫學突破報告刊登在最新出版的《自然》期刊上。不過,人類是否由此而能「設計嬰兒」的道德問題,也再度引發論爭議。

美國奧勒岡健康科學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8月2日在科學期刊《自然》發表一項醫學大突破。科學家利用一種叫做分子剪刀的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將人類胚胎中的有害突變基因序列剪斷,使胚胎用健康基因自我修復DNA,消除胚胎中的有害基因突變。

目前進行的基因編輯主要是用來修一種導致遺傳性心臟病的基因突變。患有這種心臟病的人常在長大後猝死。因此,若在胚胎時期就修復這種基因突變,孩子出生後,不但不會有病,也不會再將這項疾病傳給後代。科學家用意良好,但這項醫學突破也帶來道德上的爭議和隱憂,擔心未來會有設計嬰兒的優生學興起。

斯克里普斯研究院托波:「我們不知道在基因編輯後,由胚胎長成的寶寶會發生什麼事,或寶寶長大成人後會發生什麼事,這些都是極大的未知數,要花很多年才能了解,我們現在還沒準備好推動這項技術。」

參與研究的科學家指出,雖然基因編輯成功了,過程也很安全,沒有傷及其他健康基因,但目前實驗都還處於實驗室的初階階段。就算未來技術成熟,也一定會有嚴格的使用規範。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