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搶工作?美課徵機器人稅掀話題

隨著越來越多機器人從事人類的工作,對於是否該向使用人工智慧的企業提出機器人稅,在美國高科技重鎮矽谷,引發爭論。最早提出此一概念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主張為了暫時延緩機械取代人類工作,該研擬機器人稅。但這當中面臨許多問題,包括如何善用稅收彌補失業損失,以及協助失業人士在社會上重新定位,這些都是徵稅的課題。

北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廠,機器手臂不停舞動,依照電子程式拼拼湊湊、上上下下。這些機器人不但替人類造車,也負責開車。而在食物工廠,只見機器手臂,來來回回塗抹醬料,接著放進烤爐,甚至送到家門口都不是問題。

民眾嘖嘖稱奇,人類的食衣住行,四要項中機器人竟包辦食和行兩項。

舊金山市監事金認為未來自動化和機器人絕對是就業市場的首要挑戰。

機器人促進人類技能,但是因機器人造成的工作損失該怎麼補償。身為舊金山市監事的金,認為機器人稅可以補償因機器人造成的工作損失,包括職業培訓、免費社區大學等等。只要善用這些稅收在失業人士身上,也許可以彌補因機器人而喪失的自動化工作。

而最早喊出機器人稅概念的企業家、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認為藉由徵稅可以減緩自動化的速度,一些歐洲政府對研擬機器人稅的想法也十分認同。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矽谷企業家都同意;替大型商場製造機器人警衛的業者就認為,機器人取代人類單調乏味的工作,提高生產力,卻反而被徵稅,引發業者反彈。

機器人製造業者桑坦那:「地球人口將從70億人升至90億人,以執法和安全行動角度來看,政府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公民,但政府要對機器人徵稅實在荒謬。」

不管以什麼樣的形式徵稅,企業都不會開心。在全國卡車司機工會擔任副總裁的阿羅茲,擔心未來運將的工作將被機器人大量取代,對工會而言影響甚遽。

人工智慧的技術無法倒退,已是不爭的事實。雖然整體看來還沒造成大量失業情形,但機器人對人類工作的一連串威脅,就目前看來、日後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