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爭議延燒 135台文作家連署調降比例

高中國文課綱「文言文和白話文比例大戰」,課審會預計週日9月10日審議,被尊稱為「台灣文學之母」的鍾肇政,還有教授陳芳明等135位作家,就聯合發出聲明表態,支持「調降」文言文比率,要求國文課本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內容。

翻開課本,這篇蘇轍散文《黃州快哉亭記》,讀過高中的人應該都很熟悉。但新課綱後很可能被剔除,台文學者大力贊同。

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那些文章都是被貶抑的文學,那這種貶抑文學事實上就是好像,當時國民黨撤退來台灣的那種心境,是很接近的。」

包括陳芳明,鍾肇政、吳晟等135位作家共同發起連署,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要求強化台灣文學作品,配合台灣的國家重建,強化台語、客語和原住民族語的語文素材,與世界接軌。

看看教育部原本選定的30篇古文,不管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還是蘇東坡的《赤壁賦》,都是被貶官放逐後的作品。學者們還批評,綜觀中國文學史,侷限在「漢人主義」、「男性主導地位」。

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男性中心論,而且是異性戀中心論,這是我們的古典文學所呈現的,可是公民社會要求什麼,就是讓男女平等婚姻平權,不要只要談到文白問題,這說是去中國話這是統獨爭論,把方向引導到那邊去,這是非常不道德的。」

看見世界趨勢,108年課綱文言文選文,預計將從現行30篇調降為10篇,強化台灣、現代、多元文學,台北市長柯文哲在接受民視獨家專訪時也支持。

台北市長柯文哲:「我們平常在講話當中,也不會之乎也者,不會用文言文啊,所以我們如果用一種,平常不會用的文字,到底要佔多少,文言文跟去中國化絕對無關,有時候兩個想太多。」

文學誰說只能以古文為重,還有女性、平權、多元文化觀點。透過連署,台文作家希望培養公民素養,就從教育做起。

(民視新聞/王暐婷、蘇威銘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