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用什麼文字書寫?陳芳明這樣說

高中國文課綱為了文言文比例要不要調降,引發爭議。政治大學台文所教授陳芳明表示,日治時期台灣的作家也曾經為了應該用哪一種文字創作,有過一番論戰,突顯台灣殖民文化的特有現象。

日治時期,台灣文學界發覺語言足以影響年輕人的文化認同,對於創作到底該用台語、日語、還是北京話,引發論戰,於是,不同作家以不同語言書寫,形成百家爭鳴的盛況。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芳明:「第一代知識份子第一代作家,他們已經開始使用各種不同的語言,進行知識的傳播,又進一步用文學的形式,把他們的感情表達出來。」

被譽為「新文學之父」的賴和,以台語文寫下《一桿稱仔》,揭露台灣百姓遭殖民地警察欺凌的現象,賴和的作品充滿對台灣這塊土地的關懷,成為當時的文壇領袖。

政治大學講座教授陳芳明:「只要你關心台灣的百姓,關心台灣的命運,你不管用什麼語言來寫,都是屬於台灣文學。」

1930年代台灣話文論戰,因為皇民化政策劃下句點,不過,台灣第一代知識份子對台灣主體性的追尋,已經深深影響後代文學作家。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