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望牆興嘆!恆春「哭牆」歷史彈孔慘遭填平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聯軍轟炸當時被日本統治的台灣,在恆春古城牆留下累累彈痕,沒想到這片被文史工作者稱為「哭牆」的古城牆,6年來兩度被水泥抹平,第一次發現得早,及時挖除,這回被抹得更徹底,牆上所有的彈孔都被水泥填平,讓當地文史工作者望「牆」興嘆。

更多新聞: 搶救人口大作戰 恆春結婚補助最高2萬

古城牆斑駁的牆面上,一個個水泥痕跡,都是最近才填上的,有幾個甚至看起來還沒有全乾,雖然每個都刻意抹平,但這填補的痕跡,真的讓文史工作者看得搥心肝。

這片位在恆春西門和南門間的古城牆,原本牆上有一個個不規則的孔洞,都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留下的彈孔。當年不少台灣人被強徵當軍伕,家庭因此破碎,為了紀念這段歷史,當地文史工作者就把它取名哭牆,還在文建會時代被紀錄下來。民國100年底時已經先被抹平一次,緊急回復原貌,沒想到這回又被填平。

到底是哪個單位找人填的?縣政府文化處要調查,更要找廠商回復原狀。只是這一次又一次的抹平復原,對歷史文物一定會有損傷,這種人為傷害,真的不是說「復原」就能完全「復原」的。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