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勝於治療 陳重信促政府設兒童健康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2017年,每年因為環境污染,就奪走170萬名5歲以下兒童的性命。要怎麼避免兒童遭受環境污染的威脅,環保署邀請台美兩國以及其他外國學者進行座談。前環保署長陳重信就建議,除了提高民眾環保觀念之外,更重要的是政府應該成立兒童健康局,做好預防醫學。

教室裡隨便一擦,都是滿滿的灰塵,環境的污染源越多,怎麼避免讓兒童暴露在污染的環境之下,環保署舉辦兒童環境健康座談會,邀請台美兩國的前任官員,交換意見。

前環保署長陳重信:「到現在基本的觀念,我們至少落後美國快20年,觀念上一直認為說,假如生病的話那就把孩子送到醫院就好了,這樣是不對的,我們要兒童不要生病,這叫預防管控,環保署將來變成環資部的時候,要成立一個設立兒童健康局。」

美國前國家衛生局官員羅根:「舉例美國的小孩接觸到鉛毒後,我們給予藥物治療,雖然可以減少血液的鉛濃度,但兒童智商還是會受影響,因為大多的時候我們沒有能力去避免接觸環境汙染,所以預防醫學對兒童來說,是最重要的事。」

強調兒童預防醫學的重要,因為美國1996年通過的食品品質法,就規定嬰幼兒的食品安全標準,要高於成人10倍以上。換句話說,嬰幼兒的毒物承受能力,只有成人的1/10。另一方面,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環境中的有毒物質,每年就奪走170萬5歲以下兒童的性命。

北醫公衛系教授簡伶朱:「環境的有害物質,它可能會來自空氣土壤水,如果我們對於孩童有多一點關心,注意他的行為然後改善,例如說我們居住的環境,或者是周圍的環境,降低這些有害物質,在環境中的存在,那就可以保護我們孩子的健康。」

學者強調,民眾替換電子產品的頻率太高,如果沒有妥善回收,產生的有毒物質將會進入土壤水源,造成環境永久的破壞,呼籲全民為了下一代,要便利也要做好環保。

(民視新聞/李志華、嚴文謙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