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英美轟炸巴格達15週年 至今未從戰火復甦

15年前同樣曾經遭到英美聯軍轟炸的伊拉克,雖然戰爭已經結束超過5年,但整個國家都還沒從戰火中復原,且首都巴格達更是從千年古城,變成全世界生活條件最差的城市,究竟當初伊拉克是為什麼會被攻擊?這些年伊拉克人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帶您一起直擊。

更多新聞: 又發威脅 ! IS首腦巴格達迪再發錄音檔嗆美

英美僅21天拿下巴格達 民眾:我們終有自由

聯軍拿著美國國旗爬上海珊銅像,用國旗遮住海珊的頭,下面的民眾歡聲雷動,接著士兵拿著鐵鍊套住海珊銅像的頭,另一邊勾住起重機,狠狠將銅像拉倒,象徵24年的獨裁政權垮台,圍在這個圓環的民眾欣喜若狂,掩不住心裡的激動大聲歡呼。

「大家來看,這就是自由,海珊是離經叛道的罪人,這就是獨裁者的命運,他殺了好幾百萬人,我們現在終於有自由。」──伊拉克民眾(2003.4.9)

嘴裡還一邊喊著不要海珊,更有人憤怒抬腳,猛踩被拉倒的海珊銅像頭,有記者更用柏林圍牆倒塌來形容這歷史性的時刻。2003年3月20號,聯軍開始攻打伊拉克,結果才21天,就在4月9號,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就被拿下,期待海珊垮台的伊拉克人,等這一天不知道等了多久。

美國對伊拉克發動夜襲 狂丟「戰斧」摧毀鬥志

前美國總統小布希在九一一事件後,把伊拉克列為邪惡軸心國,還咬定伊拉克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要求聯合國介入調查,即使查了半天沒在伊拉克境內找到大規模毀滅性武器,但美國依舊對海珊和他的兒子下最後通牒,得在2003年3月20號前離開伊拉克,否則就不客氣。

「我們和世界面對的危險終將解除,我們會突破重重險境,持續進行維持和平的任務,我們會捍衛自由也把自由帶給大家。」──美國總統 布希(2003.3.19)

果然,3月20號美軍趁夜發動攻擊,在四小時內對伊拉克發射超過40枚戰斧飛彈,接著也不斷用戰斧飛彈,摧毀伊拉克的鬥志,最後真的不到一個月巴格達就被拿下。

海珊垮台人人歡喜?巴格達幾家歡樂幾家愁

擺脫海珊統治後的巴格達,街頭處處可見民眾歡喜慶祝,大家彷彿獲得重生,但很多人也同時承受喪失家人的痛苦,而且戰爭什麼時候才會結束,也根本無法預測,即使沒有高壓集權,要快樂也一時快樂不起來。

戰爭帶來的生離死別,在許多巴格達市民心中留下無法抹滅的陰霾,戰後巴格達也時常遭到炸彈攻擊,恐懼理所當然成為心中另一股黑暗力量,為什麼巴格達甚或是伊拉克,要遭受如此悲慘的命運,便成為大家心裡的一大問號。

「我認真看待威脅一事,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是很嚴重的事,我記得伊拉克入侵過兩個國家,海珊更毒害自己的同胞。」──前美國總統 布希(2002.9.5)

伊拉克的戰爭悲劇,就是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扯上邊。有一名流亡海外的伊拉克異議人士,向美國和德國表示,他有證據伊拉克秘密發展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結果引來美國嚴厲抨擊,還被拿來當作發動伊拉克戰爭的藉口。

伊拉克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可引發恐怖災難?

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其實就是指化學武器、生物武器和核武。而化武一般指的就是毒氣,生物武器則是像天花和霍亂等病毒和細菌,都可以引發大規模人員死亡,一般百姓當然也無從倖免,因此國際上禁用這類武器,也正是如此,美國得知伊拉克擁有這類武器,才會有這麼大的反彈。

「結論是伊拉克擁有化學和生物武器,且海珊仍持續製造那些武器,還有利用那些武器發動戰爭,有能力在45分鐘之內對什葉派發動攻擊,而且還有發展核武野心。」──前英國首相 布萊爾(2002.9.24)

英國在伊拉克事務上,一直和長期盟友美國並肩作戰,而且認同小布希對伊拉克的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立場,當時的英國首相布萊爾、還引用英國情報單位得到的機密,在國會對議員斬釘截鐵地說,伊拉克的確有那能力,而且圖謀不軌,為協助美國出兵提出極有說服力的說詞。

沒想到最後被證實,那些對伊拉克的指控,根本是軍情單位想要邀功,刻意對高層捏造出來的罪狀,布萊爾最後被逼得出面道歉。

一句「錯判情勢」,讓英美主導的聯軍揮軍進入伊拉克,打了一場長達八年半的仗,讓巴格達這座千年古城,完全喪失昔日舊時光彩。

曾是阿拉伯文明中心 巴格達在戰火下光彩盡失

和長安、伊斯坦堡並列中古時代「世界三大古城」的巴格達,不但有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空中花園,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更是以這裡為背景。自從阿拉伯帝國8世紀選定這裡發展成新都,巴格達便成為阿拉伯世界的中心,無論在商業或科學上,都有極大貢獻和發明,像是支票、香水和肥皂,都是阿拉伯人發明的。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美軍也撤出伊拉克,但許多歷經這場戰火的民眾,都說美軍在伊拉克留下無法抹滅的傷痕,到現在他們都還無法忘記戰爭的殘暴。

即使生活狀況,比戰時改善許多,但戰爭破壞實在太大,加上暴力陰霾不斷,使得巴格達連續10年,在全球城市生活品質排行榜上墊底,而倒數第二的,則是因為內戰動盪7年的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這兩個曾一度是阿拉伯帝國首都的大城,先後遭英美轟炸,冥冥中有著相同的悲慘命運。

(民視新聞/吳若望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