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淪世界垃圾場?新法10月實施環團批慢半拍

中國年初啟動禁廢令拒收歐美廢棄物,傳出每年輸中多達3500噸的廢棄物部分轉入台灣,今年國內廢棄物進口量比2017年同期大增52%,台灣被形容淪為「世界垃圾場」,回收因爆量價跌,也嚴重衝擊拾荒者的生計,環保署則以台灣是「循環經濟」的熱點來澄清,但預告將修法管制輸入種類。

更多新聞: 興達電廠改建計畫 遭環團質疑「替擴廠準備」

一打開貨櫃,來自日本的廢塑膠多到滿出來,臭氣熏天,港口瞬間成了垃圾場,不過這還只是冰山一角。

來到造紙廠,進口廢紙磚堆到沒地方放,平面媒體粗估有4個足球廠這麼大,各國廢紙、廢塑膠進口量,今年1─7月高達101萬公噸,比去年同期增加52%,台灣被形容淪為世界垃圾場,是不是和中國年初禁廢有關?

環保署副署長張子敬回應,「這個當然有可能有關係,現在有異常的量增加,也就我們為什麼要在8月14日公告修正,跟我們國內回收有衝突的項目,我們在這次修正會把它禁掉,我們國內回收的紙就可以供給填補這個空,價格就不會繼續被打壓。」

環保署強調,是因為台灣重視「循環經濟」,但中國不收卻倒到台灣來,也衝擊第一線拾荒者,回收紙價格溜滑梯。

阿伯一整台車的回收物整整58公斤,才換到107元,可能連一個大雞腿便當都不夠,估計每月收入至少縮水1300元。

環保署喊會補助,但對象只有他們雇用的4159人,今後各國廢棄物要來台灣也得管制,塑膠只收單一材質、廢紙也只要長纖維的。

張子敬提到,「紙張原來我們同意他進口,但現在單一的瓦愣紙這個才同意進,比如回收來的雜誌這些東西未來就會禁掉,我們希望把它禁掉後,他能轉為用國內的(資源回收)料,國內價格就不會繼續被壓低。」

一旦違規將開罰6萬~1000萬,但管制修法8月中才公告,10月才能實施,環團不但質疑慢半拍,更擔心業者巧立名目繼續進口,修法效果有限。

(民視新聞/林嘉玫、胡希哲 台北報導)

更多新聞: 800萬噸垃圾染海洋 海水「酚」過量恐傷海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