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大調查!98處水域驗出「微型塑膠」

除了一般大型垃圾會對環境有害,這些塑膠垃圾經過風吹日曬,會變成細小的微型塑膠,不但能快速被生物攝取,而且經過食物鏈,恐怕也會進到人的體內,環保署就調查98處淨水場、海水浴場等,雖然微型塑膠數值比國際文獻還要低,但環保署還是提醒,最好還是少用一次性塑膠。

更多新聞: 減塑、低碳、減空污!一中商圈響應環保署塑膠減量

海灘上堆積成山的垃圾,連海面上也漂浮大量塑膠,這些塑膠垃圾經過日曬雨淋,會變成肉眼難以看見的微型塑膠。

環保署採樣89處自來水淨水場、7處養殖區和福隆、墾丁兩處海水浴場,調查結果發現,自來水檢出塑膠都屬於纖維狀,數量在每公升0~6根;海水微型塑膠則是1000公升中最高有18500個、沙灘砂礫每公斤有26~2400個、養殖和野生貝類每公克有0.2~5.2個。

台灣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吳振榮表示,「輕水就是喝進去的自來水,目前在台水公司部分是一公升檢測有一根(微型塑膠),這個數值遠低於國外,159個樣品裡面檢測到4.34根的數據。」

微型塑膠顧名思義就是微小型態的塑膠物質,國際認為尺寸在5mm,相當於一粒米的大小,快速被生物攝取,對生物的傷害比大型塑膠片來的高,經過食物鏈恐怕也會進到人體。

環保署檢驗所組長楊喜男指出,「目前微型塑膠的風險、管制,來源還不是很清楚,我們還是希望在國際唯一一個方法採用限塑減量,還有回收的方法,盡量降低跑到海洋的機率。」

對人體到底有沒有危害,目前也沒有一套標準,但環保署強調,國人要如何自我保護,最源頭還是得減塑、避免使用一次性塑膠,才是治標的方法。

(民視新聞/沈筱禎、吳東懋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