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國兩會刻意避談「製造2025」 強調「保護智財權」向美示好?

上星期中國兩會在北京盛大展開,但各國媒體都注意到,中國總理李克強進行人大工作報告時,罕見地不斷擦汗。李克強不但宣布下修2019年的GDP成長目標,很可能創下29年新低,更絕口不提過去大力宣傳的「中國製造2025」,明顯遭受貿易戰重創。相對的中國今年度的國防預算,則是再創歷史新高,中國也成為僅次美國、全球國防預算第二高的國家。

更多新聞: 疫情影響會期縮短 中國兩會媒體人數大幅縮水

5號上午,全中國近3000名人大代表,齊聚北京人民大會堂,第13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正式揭開序幕。

兩會期間,北京照例大幅提高維安等級,各地街頭、火車站隨處可見特警公安巡邏臨檢,北京城區內更禁止無人機、施放孔明燈等航空器具,力求維安滴水不漏。

強調「風險與危機」 李克強人大報告不斷冒汗

但人大開幕這天多家外媒也注意到,負責進行工作報告的中國總理李克強,從頭到尾滿頭大汗,還不時得拿起毛巾往額頭猛擦,彷彿正扛著千斤重擔。李克強說:「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

事實上李克強背負的壓力確實不小,據港媒統計、這長達100分鐘的工作報告,光「風險」一詞就出現多達24回,另外也13次提到「困難」、30次提及「就業」,顯見在貿易戰衝擊下,中國政經情勢已不容樂觀。

2018年中國GDP成長率創28年來新低!兩會避談「製造2025」

去年中國GDP成長只有6.6%,創下28年以來新低,李克強在工作報告中,將今年經濟成長目標調降為6%-6.5%,還宣布調降製造業稅率。同時外媒也注意到,過去被官方不斷複誦的口號,也在今年兩會裡消失無蹤。

過去中國強推「中國製造2025」,目標在全球高科技製造業搶下龍頭地位。但北京為此全方面補貼國有企業、對抗國際競爭對手,長期以來不僅被各國抨擊,更被質疑中國在培植企業過程中,不斷竊取海外企業關鍵技術。

各界猜測,李克強這次刻意避談中國製造2025,就是為了安撫川普政權、不讓進行中的美中貿易談判再受影響。李克強表示中國將「全面加強智產權保護,健全智產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強調未來會加強智財權保護措施,擺脫竊取技術惡名。

世界第二高!中國今年國防預算5.47兆台幣

此次兩會另一重點,就是中國今年的國防預算,將高達人民幣1.9兆、換算台幣約5.47兆,不僅創下歷年新高,也成為全球軍事預算第二高的國家,僅次於死對頭美國。但因官方並未公布預算相關細節,外界質疑實際金額,恐遠高於帳面數字。

軍事專家鄭繼文說:「中國國防預算整個實際投入的費用,可能是它帳面公布1.5倍到2倍,尤其是中國這幾年,包括海空軍、還有太空甚至火箭軍,許多新型武器裝備或技術研發的費用是否有納入進去,其實頗值得疑義。」

中國國防部發言人任正強則說:「將所有涉及到國防建設的支出,都納入了國家預算中予以反映,並報全國人民大會審查,這個過程是完全公開透明的,雖然官方強調一切公開透明,但相關專家認為,中國為了讓自家軍力,早日達成與美抗衡目標,未來在軍事方面支出,恐怕只會不斷攀升。」

笹川和平財團研究員小原凡司說:「中國為了達成在2050年能與美國兵力抗衡的軍事目標,加快速度開發各種軍武設備,因此軍武相關預算也會大幅膨脹。」

美中貿易戰發酵 中國失業率高達5.5%
觀察中國內政情形,長達數月的美中貿易戰爭,已導致中國經濟急速惡化,國內基礎建設投資降低、調查失業率高達5.5%,甚至傳出有大批失業勞工抗議。安徽省合肥市中心一帶,一大清早就有大批臨時工圍著仲介,只為了搶一份工作機會。

鏡頭轉到中國一家太陽能板廠,原本廠內有兩成產品都是銷往美國,卻也受關稅制裁影響,只能靠轉口貿易,盡量減少對企業衝擊。此太陽能板製造商表示,如果中美貿易戰進一步惡化的話,可能考慮到越南投資和興建工廠。

為減低人事成本,有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改為自動化生產,減少員工數量,這些都使得中國的「穩就業」目標,面臨嚴峻考驗。而在經濟惡化同時,中國黨政系統仍不斷施力,穩定習李統治威權。

科技洗腦新時代? 中共「學習強國」APP惹議

中共宣傳部二月推出一款名為「學習強國」的手機APP,用戶每天都得登入,閱讀習近平語錄、觀看相關影片和報導來累積積分,敦促上億民眾時刻鑽研習近平思想。雖然在黨政系統全力動員下,學習強國順利登上中國APP下載榜榜首,卻也引來惡評如潮。

香港眾志黨秘書長黃之鋒說:「這個APP會如此風行,我認為這只是代表中國正在不斷加強它們的數位獨裁主義,並且展現了共產政權,會如何使用數位科技和行動APP去宣傳它們的思想。」

全國人大熱鬧氣氛背後,除了美中貿易戰尚未消停,嚴重的失業問題,和經濟發展持續放緩,已成為中國國內最大政治問題。各界都研判,北京為了減緩內外壓力,將來必定得在美中貿易談判上做出讓步,但這是否真能讓中國經濟稍作喘息,仍有待時間觀察。

(民視新聞/吳彔瑾 專題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