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 慈善與環保力行獲肯定
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約國大會(COP25)12月2日起在西班牙舉行,慈濟以觀察員身分出席為期2週的大會。(圖為慈濟基金會提供)

第25屆聯合國氣候變遷綱約國大會(COP25),12月2日起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近200個國家、2萬5千名代表出席,慈濟以觀察員身分出席為期2週的大會,除了發表面對氣候引起的疾病、災害,慈濟如何在人道援助中啟發受助者的愛心,更將容易被廢棄的塑料、紡織品、紙容器等,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獲得各國代表認同。

更多新聞: 馬尾藻密布沙灘飄怪味 坎昆沙灘生態受影響

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新報告,氣候變化的跡象和社會經濟影響正在加速,除了海洋酸化、全球氧氣指數減少、泥炭地面臨生態破壞等,有350萬人因水災而影響、有200萬人成為氣候難民,有8億人口面臨饑餓,但有2億人口因為過度浪費而肥胖。

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林名男在周邊會議上,以醫療科學的角度分享台灣的慈濟醫院關心民眾的飲食習慣與疾病之間的治療,更透過不斷的研究發現:蔬食能降低三高等慢性疾病的得病率。因此,慈濟醫院從建院至今均提供蔬食,愛護地球上每個生物,因此也讓國外醫院仿效學習,每個週一只提供蔬食。

除了節能減碳,慈濟醫院也非常注重環境保護,在可回收的醫療物品上都盡力分類,打造綠能醫院。

根據聯合國IPCC最新報告,全球暖化正在持續改變海洋、極地的生態,原本百年一見的大洪水將成為年度災難,2019年3月在非洲造成毀滅性洪水的伊代氣旋,就是南半球極端災難的見證。

大會專家指出,從石油和煤炭提取的塑料需要長達400年到500年,才能降低對自然與生物鏈無害的物質,海洋中的廢塑料也不斷影響海洋生物。

世界各國紛紛提出到2050年的長期能源轉型政策,大會與西班牙政府設立了科技環保站,超過40個科學組織、氣候及環保組織展示,包含用VR畫畫展示作品、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比樹還高的微藻製作成的物品、能再生能源的房子等。

淨斯人間研發長蔡思一以「零垃圾循環概念」進行發表,並展示不易回收而常被丟棄的塑料、紙容器、紡織品,所研發出的環保磚塊、再生衛生紙、用廢棄紡織品製作的塑木等,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各國代表對慈濟身體力行的行動與研發,紛紛表示認同與提出合作。

慈濟的回收與研發創造「零廢」的循環經濟,讓各國代表對慈濟身體力行的行動認同與提出合作。(圖為慈濟基金會提供)

慈濟基金會表示,慈濟將邁入環保30周年,環保志工遍布全球,16個國家在當地有環保站、回收中心。透過研發將回收的資源再次循環使用,不僅可製成救災的環保毛毯、紡織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等,最重要的是減少對地球資源的使用。

(民視新聞網報導)

更多新聞: 意外耶誕禮!主辦單位請育幼院學童看五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