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都能看「藍眼淚」!海洋大學成功培育夜光蟲

如夢似幻的馬祖「藍眼淚」奇景,過往只有每年4到7月會出現,但國立台灣海洋大學最新研究,不但推翻「藍眼淚」是汙染指標的傳統說法,甚至首度成功利用人工繁殖技術,培育出造成藍眼淚奇景的夜光蟲,讓遊客能一年四季,都能在南竿生態館一窺「藍眼淚」的風采。

更多新聞: 台南安平也有藍眼淚!遊艇業者驚喜尖叫

夢幻的螢光藍點,在海面蕩漾。說到馬祖,不少人會想起美麗的「藍眼淚」,特殊的自然景象吸引不少觀光客來「追淚」,但想一睹「藍眼淚」風采,可要抓準時機。

海洋大學海洋中心教授蔣國平表示:「古老的智慧就告訴我們一件事情,在漲潮的時候,可以看到藍眼淚最亮的時候,如果你要去的話,建議你是在沒有夜光的晚上,然後是漲潮的時間,四到七月。」

如夢似幻的藍眼淚,其實是夜光藻,受海浪拍打刺激,形成的藍光,同時隨著潮汐變化,增減數量。

為了解密藍眼淚,海洋大學透過海水過濾、連續採樣,以解剖顯微鏡,觀察夜光蟲型態,還首次成功培育出一整缸的「藍眼淚」。

蔣國平指出:「我們發現藍眼淚,確實會有上下小距離迴游的現象,地點來看這個差異性並不那麼大,反而潮汐影響最大,潮汐數目大概可以差到100倍。」

研究另一大貢獻,就是正式推翻國外學者「藍眼淚」是汙染指標的說法。原來金門鄰近中國閩江一帶,每年4到7月,中國閩江洪患氾濫,陸地上的矽酸鹽,被帶入海中,導致海底土壤矽藻數量增加,而仰賴矽藻為生的夜光蟲也變多。

不只研發人工繁殖技術,研究還可應用在觀光上,如今一年四季都可以來到南竿藍眼淚生態館欣賞「藍眼淚」之美。

(民視新聞/陳崇翰 基隆報導)

更多新聞: 高雄絕美藍眼淚現蹤!警貼心設置「路況諮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