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來到新竹大山背 台北囝仔落地生根

新竹縣橫山鄉的大山背地區,過去是個熱鬧的客家庄頭。隨著人口外移、年輕人外出工作,現在留著當地的多是老年人口。莊凱詠,一個台北長大的都市年輕人,在2013年就讀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時,因為一堂「服務科學導論」的課程,他來到了大山背,也觀察到當地許多的問題,於是讓他決定留在這裡開始自己的創業路。

更多新聞: 苗栗有機茶園 手工製茶傳承家業

原本已經廢校,由客委會規劃為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的豐鄉國小,在2014年由莊凱詠接手經營,他結合在地資源與創意,希望將大山北月變成一個乘載過往記憶與未來願景的園地。

大山北月老闆莊凱詠介紹,「因為以前是小學,所以我們有課本跟考卷,那我們裡面很有趣,裡面有不同的科目,在講不同的故事。」

峨眉的東方美人茶、北埔的擂茶、竹東的客家麻糬、橫山的窯烤麵包與橘子大福,都是莊凱詠利用橫山周遭在地食材,主題搭配的餐點。

莊凱詠說,「橘子剛好是大山背最盛產的一種作物,那我們橘子有很多種變化,最漂亮的橘子,我們把它做成十分桔利的禮盒,裡面有十種橘子,但是對於農家最困擾的來說不是這些漂亮的橘子,而是醜橘子。」

讓外觀有瑕疵的作物得以重生,不致浪費心血,這是需要足夠理解農民們的辛苦與想法,才能夠辦到的。

大山背農民楊名遠介紹,「這棵叫佛利蒙柑,現在最早成熟的橘子就是這顆,雖然不大顆,但是很討喜,顏色很紅,你看這個都很紅。」

莊凱詠說,「其實出發點很簡單,就是我從小到大受到很多人的幫忙,那我也覺得說,那我自己學有所成,是不是也可以來幫助別人,所以那個時候我們看到農家,有很多的農產品,然後是滯銷的,是沒有行銷能力、沒有通路的。」

透過過去所學,莊凱詠並不只把自己定位在一個餐飲業者而已,而是希望透過傾聽農民的需求,與傳承他們的智慧,與在地人共利共生,攜手打造大山背的未來。

(民視新聞/趙子毅、鄭勝夫 新竹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