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抵用券」實體、電子票券雙軌並行!初擬這幾類消費才能抵

為了減緩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行政院喊出將發放「振興抵用券」,一開始中央說是類似折價券概念,如今政策急轉彎,說要比照夜市券能直接消費,但目前規劃得在商圈、夜市或藝文消費才能抵用,希望直接刺激到內需市場。

更多新聞: 國民黨質疑振興預算淪「小金庫」沈榮津澄清:專款專用

為了要降低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行政院喊出要發放振興抵用券,規則一開始公告,是類似酷碰券的折扣模式,但現在政策急轉彎,將比照夜市券,消費就可以直接折抵。

西門町麵線店長陳育紅對此表示:「我覺得類似夜市券會比較好一點,馬上直接抵扣。」以西門町商圈的知名麵線攤為例,疫情爆發至今生意剩不到兩成,就盼「振興抵用券」盡早上路,能加減拉抬業績。

陳育紅認為,現在政府要趕快加大力道,要盡快在這個時間點上用振興抵用券,西門町手搖飲負責人紹安也說,消費券對台灣消費者會比較好一點。

一線攤商感受很一致,消費券吸引力遠大於折扣券,這聲音中央也聽到了,政策大修正,總預算上看23億,要比照夜市券使用方法,預計每張面額會超過300元,而且將是實體和電子雙軌並行,但得等疫情趨緩時才上路,也讓攤商認為緩不濟急。

行政院長蘇貞昌指出:「我們這次不但要防疫,而且要紓困還要振興,那相關的作業,我們汲取上次SARS經驗,怎麼樣刺激消費讓民眾有感,讓商家能夠更有經濟動能。」

強調絕對會全民有感,但振興抵用券難免被拿來跟2009年消費券相比,當年發放3600元,政府花了858億元才創造GDP成長0.43%,因此目前規劃的振興券,限制在夜市、商圈和藝文消費才能抵用,目的是要刺激內需市場。

對此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分析::「消費券其實最大弊病之一,就是它沒有使用限制,你可以買舶來品、可以買很多東西,所以刺激到的不見得是國內的生產,不見得是國內的服務,振興券用途其實是有限制的,比較能刺激到國內的生產服務。」

雖然規則還在討論階段,但畢竟錢得花在刀口上,又要讓民眾有感,樂於使用,才能有效刺激經濟動能。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更多新聞: 振興抵用券35萬家店適用 經濟部:每人擬發600~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