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社區傳播?陳時中:零星社區感染

國內目前累計33例本土確診,其中至少有兩例感染源不明,還有校園傳染,儘管有專家認為已經進入社區傳播階段,但陳時中仍堅持國內還是屬於「零星社區感染」,台大醫師李秉穎也贊同,說還沒進到大規模社區傳播,而且認為限制入境後,確診病例應該會逐漸降低,不需要進行大規模普篩,沒有必要也沒效益。

台灣周五暴增27例確診再創新高,還出現第二例死亡病例,引發恐慌,目前共33例本土個案。

首起「院內感染」案34指標個案婦人,以及案100的南部20多歲女性,至今感染源不明;案59希臘返台高中生,還傳給2名同學,就怕社區傳播已成為進行式。

陳時中定調,目前還是「零星社區感染」。因為社區傳播4個定義,包括感染來源不明,本土案例遠高於境外移;有持續、連續性的傳播鏈和廣泛發生群聚事件,只有第一項符合。

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李秉穎表示,「歐美各國都已經有很明顯的疫情後,大概台灣一直都會有社區傳染的風險,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感染的個案都是零星的個案,並沒有大規模擴散的跡象。」

醫師也認同,但由於近來確診年輕化、輕症多,加上返國暴增,也讓呼籲普篩或爭取自費篩檢呼聲越來越高。

李秉穎認為,「學理來講如果你完全沒有症狀,家裡附近你所接觸的人都沒有明顯接觸史旅遊史的話,去做篩檢大概沒有不會有甚麼正面的結果。」疫情指揮中心也表示會將資源用在風險最高的這群人。」

醫師、疫情指揮中心同調,李秉穎甚至認為,未來大幅降低入境人數後,國內確診病例應不至於會再飆升,當務之急是全力避免台灣進入社區傳播。

(民視新聞/林靜、胡希哲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