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被批評的勇氣:在別人與自己的評判間尋求平衡

同理心的擴展

有強力證據顯示,過去幾千年來,人類的評判量尺整體來說,在同理心、細微差異與深度上,已經有所增長。

任教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的哲學家彼德.辛格(Peter Singer)強調,人類評判量尺的進展,橫越史前時代與歷史時代:過去有個時期,只有評判最親近的家族親人時,才會具有同理心。後來,同理心進展到含括範圍更廣的社區族群,然後擴展至國家,接下來又延伸至各個物種。辛格所稱的「同理心的擴展圈」(the expanding circle of empathy),會藉由語言、想法交流和接觸形形色色的人等方式,得到力量。

這個進展並不平順,且經常是未定數;它會如股市指數一般,受到漲跌的侵擾,但正如股市的長期趨勢,它確實也會升漲。加拿大著名認知科學家史迪芬.平克(Steven Pinker)提出令人注目的證據,顯示幾千年來謀殺、軍事衝突、種族滅絕、拷打和虐童等暴行已經減少。

當然,評判持續遭受恐懼與盲從偏見的挑戰,但由於同理心、自制力、道德感和理智等「人性中的良善天使」,人類在行為、包容力和理智運用上,隨著時間推移,整體來說已經提升。

這些「良善天使」的強度之所以增長,正是借助於被人的評判量尺驅策、且供評判量尺使用的活動。人是社會性生物,所以會渴望探知他人的評判,來對照我們自己檢測出來的評判。而人天生就有趨向冒險的驅動力,所以會接觸各種人和他們的不同評判。由於我們擁有推論的能力,所以最後可能會修正與琢磨這些評判。

鍛鍊被批評的勇氣:在別人與自己的評判間尋求平衡

然而,本書一直聚焦在我們評判量尺極度個人面的歷史,而不是人類評判量尺的浩瀚歷史。

孩子取悅自己所愛之人的需求,為一輩子與他人的評判打交道奠下基礎。在嬰兒期,別人的評判並非嬰兒的憂慮,但這會是身為社會個體的人類投入大量賭注在別人的讚美和責備上的徵兆。

人持續不斷監測別人對自己的反應,可能每天都會反覆思考好幾回的事包括:我剛剛說的話觸怒她了嗎?我剛剛讓父親失望了?我做了什麼事惹另一半這麼生氣?為什麼朋友會覺得我背叛她?同事現在認為我不稱職嗎?她的不贊同是暫時的,還是她的看法已經有實質轉變?在他們的目光下,我是失去或得到尊嚴?我在這段關係中的位置,依然安適、穩固嗎?

無論人的依附關係如何有保障,從自己喜愛的人而來的讚美或責備,仍舊是令人深感興趣的重點。我們在意的不只是人我之間紐帶的強度,也在乎他們是否帶來安慰與溫暖,以及你我之間是否充滿認可或不贊同。

人一輩子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在別人的評判與尊重自身的評判之間尋求平衡。年幼的孩子很難想像踏出父母讚美的溫馨圈,或對父母的責備無動於衷,這麼做極可能就等同於尋求被驅逐。

青春期的劇烈變化,受到青少年為了區別自己與父母的評判時的所作所為所驅使。在此同時,青少年也像嬰幼兒時期一樣,為了讓父母讚賞他們全新萌生的自我而奮戰著。

那些青少年與父母之間典型的爭執,對抗的不只是眼前的父母,還包括青少年腦袋裡的,也就是孩童時期對讚美、責備的記憶,以及與父母評判持續磨合的記憶。青少年會轉向朋友求助,幫他們從父母的評判中,慢慢解開自身評判的糾結;然而,在這個過程中,青少年的評判也可能會與同儕評判產生全新的糾葛。這象徵著我們終其一生,都要下工夫來辨別兩種影響力,分別是:夠擴展與認可自身評判的影響力,以及會讓自身評判緘默、受限或扭曲的影響力。

對於讓自身評判成形和證明自身評判有理的追求,就與走路、說話的衝動一樣,都是很基本的人類發展。為了達成這個目的,人會逼迫自己跳脫舒適圈、投注心力在批判性的自我評價,也會觀察其他人,並探究他們的評判。

我們的心智整天都會活躍地監測自己的評判量尺:「我現在公平嗎?」「她對我的不滿帶任何偏見嗎?」,以及「我的朋友/伴侶/父母如何看待這件事?」我們感受到別人責備中的譏諷時,就會立刻開始為自己辯護,但懷疑會徘徊不去,激起了反思:「這是我的錯嗎?」和「是我神經大條,還是思慮欠周?」我們透過對話、閱讀、爭論和私下反省,展現出想提升評判能力的衝動。

日復一日,大多數的人在與父母談話、和朋友聊八卦、閱讀書籍、聆聽新聞,或睡前回顧一天互動交流的過程中,都持續不斷檢測自己的評判。努力琢磨與檢查自己的評判,就和源自自我保護的偏見一樣,是我們心理狀態的主要一部分。

想要檢測與推敲評判的基本人類渴望,在我們周遭隨處可見。它會在熱門的公眾議題中浮現。理智的論據一挑戰人的評判,就會刺激人心。當我們練習防衛與辯護自己的評判,或者享受糾正評判的滿足時,這些論據會帶來有利鍛鍊的議論聲。在政治、公共政策、道德和宗教上,爭論會刺激我們鍛鍊被批評的勇氣,去辨別與清楚陳述自身的評判、探索讚美與責備的盤根錯節,解析它們的歸屬對象,以及箇中原因。有時候,我們對爭論會只做壁上觀,不受攻防中的唇槍舌劍波及。

內容摘錄自被批評的勇氣:為什麼我們那麼在意別人的評價,卻又總是喜愛議論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