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論文遭「紅色審查」 范雲籲資料庫公共化

華藝公司將線上圖書館「輸出」到中國,但其中大量竄改有關論文的事實性資訊,包括論文題目、關鍵詞、摘要、作者服務單位,甚至包括作者名字,並且封鎖、刪除了大量論文。而根據民眾提供華藝與中國合作廠商簽署契約顯示,華藝委託中方廠商「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或有關現行政策進行審核」,並同意配合中方廠商「若內容有違中國法律時,立即停止該內容服務」。

立委范雲和立委莊競程、臺灣社會學會理事長暨臺大社會學系主任林國明、臺大歷史學系特聘教授陳弱水、經濟民主連合智庫召集人賴中強、臺大博士候選人林凱衡、臺灣大學研究生協會會長吳依潔等人,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台灣期刊論文商業市場,形成目前由華藝壟斷的情形。

更多新聞: 持續消弭歷史傷痛 第三屆原轉會召開首次會議

根據學術界 一查詢論文在中國刊載的狀況,包括國家、我國等字眼,被改成台灣,例如「...在許多國家或地區」,被代換成「...在許多台灣或地區」;不只和台灣、民主、社會運動有關的文章被消失,連性別主題也被消失。目前包括台灣社會學刊、台灣社會學、台灣人類學與民族學學會都已發聲明抗議,教育部和相關單位正處理華藝是否逾越授權範圍,侵害師生著作權,或是違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甚至華藝和其中國子公司,是否涉及中資問題。

范雲表示,這導致研究者沒有太多公開論文方式選擇,所有想閱讀華藝圖書館論文的人,都必須付費加入會員或購買點數單篇付費,依照華藝公開費率,一篇碩博士論文200文、其他論文一頁4元。尤其台灣所有學術研究成果,幾乎都有由教育部、科技部投入公共預算支持,生產知識者也逐漸體認,應共同維護知識公共化理念,才能互惠互利,但台灣長期以來只有國家圖書館做了碩博士論文、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等索引系統,只能「查詢」但多半無法閱讀或下載全文,扣掉直接到圖書館或調閱實體書外,想要即時線上閱讀常不得已必須到華藝網站付費取得。但知識應是公共財,因此從1998年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組成聯盟倡議開始,國際學術圈陸續發起「開放取用」(open-access)運動,推動論文開放免費取得,至今已經20多年;呼籲科技部和教育部,推動臺灣學術論文資料庫公共化,具體要求應有完整規劃及期程,包括建置或完善現有資料庫、引進全文下載、推廣臺灣研究成果至國際場域、編列預算支應相關費用。

更多新聞: 快新聞/中國公民記者報導武肺疫情遭判刑 蓬佩奧喊話北京:立即無條件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