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懂台灣】從楊德昌神作《一一》發覺我們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
《一一》電影劇照(圖片擷取自Netflix)

90年代社會普遍樂觀相信「明天會更好」,到了2000年「千禧年」來臨,浮躁的風氣仍在,期盼快速致富,抄襲、盜版的風氣竄起。台灣也進入網路普及、數位化的年代,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導演楊德昌拍攝了《一一》,這是他最後的作品,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更多新聞: 【看電影懂台灣】股市首次破萬、騎NSR檔車⋯從90年代電影看見台灣的亮麗年代

《一一》以主角8歲男孩洋洋的家庭為劇情核心,陳述台北都市人及生活的多樣面相。父親NJ是電腦公司總經理,生意夥伴利慾薰心,與他的理念衝突,NJ又和舊情人阿瑞重逢,讓他面對事業及婚姻的交叉口;母親敏敏因生活失去方向,又因祖母昏迷,尋求宗教的力量;姊姊婷婷和鄰居莉莉的前男友約會,卻發現對方喜歡的人從來都不是自己。洋洋常拿著相機拍攝人的後腦杓,觀察大人們「看不到的那一面」,並在其中成長。

《一一》指出社會問題、人心盲點,透過洋洋純真的視角,帶領觀眾自省。20年過去,我們的生活又因為數位科技的進步再次改變,變得更便利,但即便如此,偶爾還是有人感嘆,現在難以找到像過去一樣單純的快樂,是因為我們迷失,還是因為未曾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

最後的純真:從《一一》發覺我們自己「看不到的那一面」
《一一》電影海報(圖片來源:Yahoo奇摩電影)

在《一一》之後,台灣電影在不景氣的環境中,以紀錄片、寫實電影逐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例如鍾孟宏導演拍攝的《停車》、《一路順風》、《陽光普照》,戴立忍導演的《不能沒有你》、張作驥導演的《當愛來的時候》、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同學麥娜絲》。

時過境遷,《一一》似乎也代表了2000年的台灣社會「最後的純真」,當年的氛圍已不復存在,但楊德昌導演對台灣及電影的愛跟關懷已經留存,並繼續傳遞下去。

(民視新聞網/陳思瑀 報導)

更多新聞: 【看電影懂台灣】20年前拚聯考、現在衝考公務員⋯這些年台灣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