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南絲綢」之路進入中國 緬甸玉石受宮廷喜愛|
硬度在6到6.5之間的軟玉,最著名的是和闐玉。硬度在6.5到7之間的硬玉,則是緬甸玉,也就是翡翠。緬甸玉石就是沿著這條古道進入中國,不過直到清朝才因為受到宮廷喜愛,帶動民間消費風氣。
|全球最大翡翠出產國 背後靠礦工血淚支撐...|
而這個全球最大的翡翠出產國,卻是靠著礦工的血淚在支撐。
緬甸翡翠的主要產地,是北部喀欽邦的帕欽,2020年7月2號清晨6點半,帕欽一座玉礦的尾礦坍方,河水灌入,造成至少146人死亡,一度還有200人受困。但這還不是死傷最慘的礦災,公元2000年,當地的烏龍河泛濫湧入地下礦井,約1000名礦工慘遭溺斃。而最近的一起,就發生這個月的22號清晨。
|礦工的命不是命?人權組織:玉石礦廠無安全措施|
人權觀察組織亞洲分部的副主任羅伯森指出,緬北很多礦場由中國老闆和緬甸黑幫掌控,業者草菅人命,礦場根本沒有任何安全措施。另外也有媒體指出,風險最大的,其實是住在附近的「非正式礦工」。
|窮人不顧雨季來臨恐崩塌 賭命挖尾礦拚獲寶石|
在尾礦挖玉不只花勞力,還有安全風險。2015年11月一場上百人罹難的礦災,據BBC報導,死者就大都是在廢料堆裡、尋找殘留玉石的附近居民。
《外交家》雜誌2020年曾經報導,玉礦會因為雨季來臨在每年六月底關閉,但附近居民還是會繼續挖掘,挖到的小玉石歸自己,大型原石就必須繳回給業者。而如果礦場在7到9月的關閉期間出事,這些非正式礦工幾乎無法從業者拿到任何賠償,只能靠國家撫卹。
|緬甸1964年起設立公盤 天價玉石需經「賭石」考驗|
緬甸政府從1964年開始設立公盤,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一度被迫取消。2019年的公盤總成交額將近4.8億歐元,超過150億台幣。其中最受矚目的一塊玉石,成交價高達1058萬歐元,超過3億3千萬台幣。但要找到這樣的天價玉石,還要經過「賭石」這一關。
|成敗全在一刀之間 「賭石」切開才知玉石質量|
成功和失敗在一刀之間,最近「賭石」甚至成了中國新興的網路詐騙手法。而除了運氣,緬甸政局當然也是影響翡翠產業的一大因素。
|2013年喀欽族與政府軍爆衝突 衝擊翡翠生產|
出產翡翠的喀欽邦,是以少數民族喀欽族為主體的高度自治邦,2013年政府軍與喀欽族爆發武裝衝突,翡翠生產當然受到衝擊。另外緬甸近年來也減少原石出口,藉由關閉到期礦區,又不批准新的採礦許可,控制國內原石產量,翡翠價格因而節節攀升。
|玉石礦場坍塌事故頻傳 揭露緬甸「血翡翠」悲歌|
緬甸大城曼德勒擁有一座絕無僅有,全部以玉石建成的玉佛塔,捐贈者就是一位玉石商人。詩經說『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左傳卻說『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象徵君子的玉石,就如所有的奇珍異寶,也可能成為血淚、甚至暴力衝突的縮影。
(民視新聞/專題報導)
更多新聞: 全球物價漲不停!CNN點名「3大食品」2022年將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