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新聞/三方研究顯示:歐企對中國投資意願驟降 已轉向東南亞
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來,已無新的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已失去外資的興趣?(圖/達志影像提供)

即時中心/陳怡臻報導

《紐約時報》今(21)日報導,有3份最新報告顯示,歐洲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正急劇下降;中國歐盟商會直言,自新冠疫情爆發三年來,沒有新的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顯示大家對投資中國已失去興趣。

更多新聞: 台灣人遭詐騙至柬埔寨案件頻傳 香港網紅分析: 與中國一帶一路有關

《紐時》指出,自40年前開放經濟以來,對中國來說,歐洲企業一直是西方技術和資本的主要來源,但有3份最新報告顯示,歐洲企業在中國的投資急劇下降,僅限於少數幾家跨國公司。

首先,中國歐盟商會近期發布報告表示,因中國嚴格限制國際旅行,以降低新冠病毒爆發的風險,歐洲企業對派遣海外高階主管和員工到中國,感到相當困難和沮喪。

中國在疫情爆發前,每月允許600萬至700萬名國際旅客入境。但今年7月只有14.6萬人,雖較去年同期幾乎為零的數字有所上升,但仍是很小的數字。

商會主席伍德克(Joerg Wuttke)說,自疫情爆發後,就沒有新的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除了最大的歐洲企業,大家都在失去興趣。「企業的偏好顯然轉向到東南亞、印度和世界其他地區。」

同時,中國瑞典商會近期也對成員發布了一份調查報告,同樣發現許多成員對中國的投資環境感到悲觀。

報導提及,中國瑞典商會的成員對嚴格的疫情控制感到擔憂,包括對來自海外的人士實施隔離,以及對國際旅行的其他限制。

瑞典商會認為,中國購買進口產品的意願也在放緩,正試圖透過「中國製造2025」等項目來增強自力更生能力,這些項目優先考慮國內製造而非進口。

此外,紐約研究公司榮鼎諮詢分析顯示,來自歐盟和英國對中國的投資大幅下降,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這些投資降至略低於20億美元,而去年上半年為48億元。該機構中國業務執行主編巴爾金說,「有幾家大公司在那裡支撐著這個數字」。

該機構分析,仍在中國為數不多的歐洲投資中,少數德國製造商占了大部分。但它們為這些投資籌集資金的方式主要是將中國子公司產生的利潤留在中國,而不是從母國匯錢。

最後,《紐時》認為,中國公布的外商直接投資統計數據總體雖逐步上升,但這些外資多來自香港,資金往往由中國內部資金組成,為避稅而短暫經由香港進入中國;加上今年第二季中國經濟年增率僅0.4%,疲弱表現再度降低了對外資的意願。

更多新聞: 中國稱台積電3奈米晶片是「國產」 小粉紅狂吐槽看不下去:臉皮真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