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筆讚〉曹興誠-佛教的獨特性是什麼?
(圖取自Pixabay圖庫)

文/曹興誠

近日看到有人議論「舍利子」的多寡/真假,頗覺有趣。禪宗講究「 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拿具象的一些小球球作為有無修行的依據,顯然不了解佛學的精義。

更多新聞: 〈全民筆讚〉曹興誠-為什麼民主制度優於獨裁專制?

佛教與其他宗教主要的不同,是其他宗教主張宇宙由「神」造出,而佛教则認為,宇宙是「缘起」的。

緣起論認為,萬事萬物不會無緣無故憑空出現,其背後,必有各種讓它產生的因素或緣故。例如,樹木的生長,必先有種子(因),而後需要土壤、水、空氣、陽光(助縁)等等的幫助。

我以為,如果宇宙真的有神的創造,那祂只能創造「規律」,無法創造出我們這個世界的所有細節。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講。幾何學上的「點」,它不能有面積,否則就變成了「面」。當然也不能有體積,否則就變成了「體」。所以「點」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它只能是我們腦中的概念。這個概念,是我們大腦創造出來的,不是神造的。

同樣的,「線」、「面」也都是我們創造出來的概念,在現實中不存在。

「體」的情形最有趣。我們怎麼會看到物體?大家都懂,是物體發出或者折射出的光線,經過我們眼睛、視網膜、視神經、和大腦神經元一系列的處理,在我們腦中創造出來一個圖象。我們拿這個新創造出來的圖像,和腦中已經有的圖象來比較,於是判斷出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東西。

因此所謂「看見」這件事,始於光線的媒介,終於腦中圖象的完成和判讀;這個過程的絕大部分,是我們自己創造和完成的;「神」如果存在,衪只能做個旁觀者,幾乎沒有任何介入的空間。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而這個世界是由我們腦中的各種圖像和概念組成的。可以説,我們是活在自己建構的圖象和概念的世界裡;這就是佛教「萬法唯心造」的意思。霍金(Steve Hawkin)說的「Model dependent Reality」,其意相同。

我們腦中的圖像能真實的描述客觀世界嗎?當然不行,而且差的很遠。

例如,任何我們認為堅實緊密的表面,都布満孔洞,非常鬆散。當我們觀察到原子層次時,原子核的體積只有原子體積的幾兆分之一,其餘都是真空。因此所有看似堅實的東西,其實都空洞得一塌糊塗!我們行走時會受到東西的阻擋,是因為我們體積太大。如果我們體積够小,任何東西都沒辦法阻擋我們在空間中自由行動。

當我們曬太陽的時候,每秒每平方公分會有幾百億個微中子穿過我們身體,而我們亳無感覺。因為微中子體積太小,而我們身體從每個細胞到每個原子,都空洞得沒有任何辦法攔下微中子。

我們只能活在自己創造的、主觀的世界裡,你可以把這件事看成一種局限或不幸,但是你也可以把它看成一種幸運和機會。

如果一切都是神造的,我們的思想、概念和行動都是神的旨意,那我們在世界上活著,除了卑微地祈求神的恩賜,我們還能做什麼?我們對自己和世界的過錯與不幸,又能負什麼責任呢?

佛教讓人了解,我們認知的世界,是主觀的、自己創造的,因此我們必須對其負責,而且我們也有改善它的完整能力。

因此,真正的佛學,不談神也不靠神,談的都是如何認清自己,如何破除自己製造的幻象,如何讓自己的世界更接近真實的世界,如何以自身的努力來完善自己和自己的世界,並改善客觀的世界。

佛教徒經常禮敬佛像,對之跪拜;但其意義並非向佛祈求什麼,而是誓願把自己的身、心、財都施捨給眾生,同時以佛祖為榜樣,誓願努力學習成佛。

許多人不知向佛禮敬的意涵,跑去向佛像求這個求那個,佛像如有知,大概會啞然失笑。


本文轉載自:曹興誠臉書


※〈全民筆讚〉為公開投稿平台,投書言論不代表《民視新聞網》立場。

作者/曹興誠,聯華電子創辦人
責任編輯/劉致綸

更多新聞: 〈全民筆讚〉呂秋遠-政府不是鴻海!叫母雞罰站加班 產量也不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