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課本「土豆」呈現兩岸不同名稱 教育部:無不妥 盼多加註解

民視新聞/李世宸、陳子凡、李澤民、羅執中 新北報導

康軒版本的生物教科書,因為出現中國用詞「土豆」,引發「土豆之亂」爭議,但教育界出現不同看法,認為呈現兩岸不同名稱是教育學生的好機會,也有學者認為,從「土豆」出發,是為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

更多新聞: 中年男突被裁員「身體冒4大變化」!他驚喜:這就是我要的生活

中國用詞「土豆」,最近出現在台灣的國中生物課本教材中,以三格漫畫方式呈現,引發議論,站在教育第一線老師反而認為,這是讓學生認識學名的好機會。

鷺江國中生物老師施慶芳說,「土豆在不同的地方,它講的是不同的東西,這個只是一個很生活化的例子,所以不用太意識形態,或是太政治化,課本的其他地方其實部分,都還是叫馬鈴薯並沒有叫土豆,並沒有用中國用語,只是為了要舉這個特別的例子,才用到馬鈴薯是土豆這件事情。」

康軒課本「土豆」呈現兩岸不同名稱 教育部:無不妥 盼多加註解

曾在台灣主辦國際性的高中生物奧林匹亞競賽學者張永達也認為,台灣不會有任何教材,是在專門介紹中國用詞。

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兼任教授張永達說,「使用這個名詞它的目的,並不是要讓學生學習,這個土豆是馬鈴薯,只是突顯說同樣這個名稱,在不同的地區,人們的解讀可能會不一樣,突顯說在學術的溝通上面,學名的重要性。」

國教院教科書研究中心主任陳世文說,「送審了我們在這邊,送進來之後受理我們就會再,依照相關的辦法跑後面的行政流程,可能小朋友比較陌生的用語,或是不太適合他們這個年紀,所學的這些用語,基本上我們都會在審查端的時候,建議出版社這邊把它改掉。」

康軒課本「土豆」呈現兩岸不同名稱 教育部:無不妥 盼多加註解

教育部認為,康軒做法無不妥但可更完善,只是說土豆絲或是西紅柿料理,早已成為網路美食平台經常點得到的菜色,其它中國用詞像是學霸、土豪和視頻,都廣為人知,只盼教材多加註解,別再引起民眾誤會!

更多新聞: 迴轉壽司等好久?店員突喊「1句話」客人秒結帳 「翻桌奇招」被讚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