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患者福音!工研院攜手高雄榮總發表全國首創3D列印口顎彌補物 
工研院和高雄榮總共同發表全國首創3D列印口顎彌補物臨床試驗成果。(圖/民視新聞)

南部中心/廖錦雄、陳芷萍高雄市報導

台灣每年約有一萬人罹患口腔癌,超過六成的患者需要進行口顎重建手術,以往都是取腿部的骨頭來重建,造成患者術後有一段時間不良於行,而且骨頭也沒有辦法完全吻合原來的形狀。工研院和高雄榮總共同發表全國首創3D列印口顎彌補物臨床試驗成果,成功恢復患者的咀嚼功能和容貌,為患者帶來全新希望。

更多新聞: 個人化腸道微菌叢檢測 「大便」經次世代基因定序就可了解自身健康!


工研院攜手高榮 發表全國首創3D列印口顎彌補物
工研院與高雄榮總合作,運用3D列印技術,使用鈦合金粉末,製造口顎彌補物。(圖/民視新聞)

工研院與高雄榮總合作,運用3D列印技術,使用鈦合金粉末,製造出符合每一個口腔癌患者獨一無二的口顎彌補物,取代傳統取腿部骨頭重建口顎的方式,植入患者口腔,大大改善患者術後的咀嚼功能和容貌。高雄榮總副院長陳垚生指出,3年期間我們總共有9位的病人,接受這個3D列印金屬的填充物,大部份的病人都能夠開始咀嚼,吞嚥東西更重要的是外觀,幾近於一個比較完整的一個表現。工研院南分院執行長曹芳海則表示,製作時的考量是以病人他的好處,跟他的安全做為第一要求,與一般工業產品不同,必須經過不斷調校設計,實驗超過5億次的口顎咬合測試,在工業界運用時,根本都沒有經歷過這樣子的錘練。




工研院攜手高榮 發表全國首創3D列印口顎彌補物
3D列印口顎彌補物每個都是獨一無二,為口腔癌患者量身打造而成。(圖/民視新聞)


高雄榮總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陳竣峰表示,腫瘤若是長在下顎,就必須切除下顎骨,但因為下顎骨是弧形,傳統的重建方式必須把骨頭切成一斷一斷的進行拼接,無法像3D列印出來的這麼吻合切平整,而且這次的合作還取得了多項緩壓裝置的專利,讓3D列印口顎彌補物能使用的更久更好。「我們的植入物跟我們的下顎骨之間,經過長期的活動之後會有鬆脫的一個狀況,一些特別的專利設計,讓我們在真正咀嚼的時候,我們可以將我們咀嚼的壓力,盡量能夠把它平均分散在我們的下顎骨上面,以致於我們這個植入物不會經過,長期的運動之後很容易鬆脫的一個現象。」

口腔癌在台灣癌症排名第五名,每年約有一萬人罹患口腔癌,超過六成的患者需要進行口顎重建,3D列印口顎彌補物無疑是一大進步,為患者帶來新希望。



更多新聞: 高榮攜手工研院研發貓型機器人 與長輩聊天中陪伴心靈、掌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