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滬尾文史工作室文史工作者紀榮達在淡水河邊解說比對古今地圖的差異。(攝影/張平)

沒有舞龍舞獅,沒有汽球拱門,也沒有開幕式和閉幕式,「2023年淡水生活節:淡味漫慢蔓TAMSUI LIFE STYLE」從11月11日開始以紀錄片、講座、工作坊、展覽、手作、走讀、巿集、音樂會、影展等百變樣貌,在淡水社區大學、老街、重建街的景點,及25個店家,展開為期9天,多達40個大大小小的活動。

更多新聞: 費城管弦樂團再度巡演 紀念「登陸」50年

由本校USR計畫「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淡水商圈文化觀光協會、淡水社區大學聯合舉辦,超過800位想和淡水結緣的人們,一起來到淡水,或者只是走出位於淡水的家門,尋找自己喜愛的淡水生活。9天的活動,提供六種慢給參與者來體驗淡水:漫步、漫選、慢享、慢活、蔓想、蔓森。並設計了4條主題路線,讓大家把淡水走透透。
籌辦活動的好生活主持人,永續中心社會實踐策略組組長黃瑞茂表示:「這是一場生活實驗,把過去在校內辦理的期末課程合展的場景拉到淡水,以大學城的概念,打破大學與城巿的界線,把師生帶到淡水和場域夥伴合作,共同營造淡水的無限可能。」


【專訪學習型城市計畫淡水區負責人】歐亞美:9天的影響力 淡江師生應引以為榮

「我想說淡江的師生真的要引以為榮,你們舉辦這次淡水生活節,真的是一個創舉!」這是新北市「學習型城市計畫」淡水區負責人,坪頂國小校長歐亞美對這次「淡水生活節」活動的評價。
一個延續9天的活動,與25個店家合作,舉辦了40個活動,報名參加活動至少800人,而享受到這個生活節氛圍的淡江師生與淡水居民,和淡水老街商圈與遊客共同譜寫了淡水的新生活。歐亞美說:「你們發揮了十足的社會影響力。」
她表示,新北巿教育局的學習型城市規劃,將淡水定位為韌性城巿與宜居城巿。如何在疫情之後,讓商圈凋敝的商家能夠重生?如何留住設籍在淡水的人口,讓他們住下來?是「學習型城市計畫」的著力點。她提到四點學習型城市的操作策略:人人學習、事事學習、時時學習、處處學習,這些在生活節裡都找得到。
她觀察到透過六條逛選路線,生活節讓學習在淡水這個城巿中自然而然的啟動,不分年齡,也不分外來與在地。特別是與商圈店家密切配合,融入淡水城市空間,讓整個活動能夠時時進行、無處不在。
她對於街角美術館特別驚豔,「連一個很廢棄很偏僻的街角,都可以讓它起死回生,變成居民創作展演的地方,讓我很感動。」認為是「處處學習」的實踐。而對於阿茂老師帶著學生改造淡水,貼心的為了老人家設計,讓淡水街上「處處有椅子」,更加讚賞。 「生活節做到了永續的一個概念,掌握都市既有的豐富資源,透過創意的企劃,找到一個可以持續經營的模式,明年可以繼續舉辦,這就是永續。」她認為這只是開始,這種模式可以持續擴大,對於城市展現更大的影響力。 「貼近生活的活動,把學習變成一種習慣,變成一種日常,就像呼吸一樣自然。」她感受到了,這個小鎮的空氣因為這9天,變得不同。(採訪/賴映秀)


【專訪淡水商圈理事長】盧育佑:生活漫慢蔓 跳脫框架 開啟連結

淡水商圈除了有一個無敵的山河風景,它還有很多的人文古蹟,是全臺古蹟密度最高的城巿,全臺第二大商港,擁有先天上的優勢。淡水商圈理事長盧育佑說,商圈榮景在七、八十年以來,完全不求人。
物換星移,捷運通車後,公所移址新市鎮,淡水居民來這裡消費的更少了,這裡的客群90%都依賴國內外觀光客。疫情之後,曾經面臨到來客率降到一成的可怕情況,甚至有三個月歇業不能營運。盧育佑說,在這時商圈才發現,不能局限在自己的框架裡:「我們需要讓這個內需的供應鏈順利運作。」商圈老闆們開始思考著「怎樣可以藉由一些活動或一些計畫,把淡水現有19萬居民,引導到淡水商圈進行消費?」
「淡水生活節真的很好,可以把很多的私房路線、店家做一個大串聯,讓淡水居民、店家之間,還有學術、商業、政府機構之間產生連結。」盧育佑認為藉由生活節的4條主題路線,不管是在地或者遊客來到淡水。「一次玩不完,可以來很多次;原本只計畫玩一天,但若覺得好特別,明天還想走,那就在這裡住宿。」他認為這是「一個加成的效果,不只是1加1等於2而已,對於商圈來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串聯。」他看到了這個活動開創的契機。
對於生活節的主題「漫慢蔓」,他特別有感:「誰說慢就不能賺錢?」他了解長期以來商圈的心態是「急著把錢撈進來」,而「『慢活』是很大的跳脫,它紓解了現在人緊張的節奏與高壓。」他非常欣賞淡江的學生們,很願意來幫忙,他們的無敵創意讓很多淡水的老面貌活起來。
盧育佑為土生土長的淡水人,他說家裡八代都在這裡營生,父親做快餐、熱炒,深深了解淡江大學是淡水最大的經濟來源。現在的他是國小體育老師,卻因心繫祖業及淡水商圈,回到故鄉淡水渡船頭開「醍醐大師」賣名產。他看到生活節除了介紹景點之外,也介紹淡水的店家:「『真實手作』的背後,其實是一位媽媽為生病的女兒做無添加食品的故事、『雲峰茶莊』之前經營採茶,嘉慶年間就在淡水深耕,和『寶安藥堂』都是百年老店、『海邊走走』是『登峰魚酥』老闆的女婿開的⋯⋯。」知道這些故事,就和淡水多了一些連結,緣份也就加深了一層。(採訪/賴映秀)


「2023年淡水生活節」活動共6大主題,本專題為您走訪了部分活動,報導如下:

漫步|走讀聖母古道 老街防空壕 處處史蹟

走讀活動帶著參與者用腳認識淡水,有主題式的如:重建街、防空壕,也有以書冊為主題的,如:《貓公主的淡水巡禮》、《覓情記》,「淡水好生活」主持人黃瑞茂亦親自帶領大家在淡水歷史景點之間走一回。

11月12日由滬尾文史工作室文史工作者紀榮達帶隊的「走讀聖母古道」從「金色水岸出發」到「法蒂瑪聖母教堂」,走讀「聖母古道」的陸路段。紀榮達告訴11位參與者,希望藉由舉辦此類活動,讓更多人了解被埋藏在過往的淡水老記憶,也同時帶動社會對淡水各古蹟的保護意識與行動。

這條從「八里坌」的「天后宮」到「興化店」的「玫瑰聖母堂」,這條橫跨水路、陸路的中西兩大聖母的古道,也是1636年天主教巴耶茲神父在原住民部落衝突中的「殉道之路」。途中經過漢人移民建造的古宅與天主教傳教的古教堂,紀榮達認為這條路線有著許多珍貴的史蹟。
每走幾步路,紀榮達就會停下來講解該地曾經發生的歷史,如:乙末割臺時留在淡水的老清兵「河南勇」故居,為一處紅磚房為,被教會保存到現在。而「嘉慶古騎樓」,本身則有北臺灣目前僅存的「雙柱騎樓」建築,這些都是目前亟需保存並修復的歷史建築。紀榮達表示:「這些故事應該要留傳給後人知道,希望文化局可以多加協助保存。」 本次活動除了本校師生,尚有社會人士參與,在活動後也有許多留下來詢問關於淡水古蹟的保存與活動相關事宜,對淡水文化的保存與延續表達參與意願。(採訪/張平)

11月17日下午3時在淡水馬偕銅像,由淡水社區大學講師潘國明帶領大家進行在地導覽:「探尋淡水老街防空壕」。參與人員包含滬尾田野工作室文史工作者紀榮達,以及20多位民眾。本身為淡水地區文史工作者,今年暑假就有和學生做淡水當地史蹟相關的調查案,而因緣際會下受到淡水生活節的邀請,而結合防空洞歷史,展開一系列的實地導讀課程。
潘國明將踏查內容分為三大面向,分別為「文史調查」(資料探討)、「口述調查」(故事分享)以及「實際走讀」。藉由當地相關圖片的描述,重現過去歷史面貌,搭配走讀課程,使大家更深了解防空洞與在地文化的連結。他鼓勵參與者:「來參加生活節相關活動,就是對當地文化最大的支持」。
來自香港,在淡水定居兩年多的蘇先生表示,會來參與是因為想更進一步的了解淡水當地的文史事物,的他表示「身為當地人就有義務了解當地的文化」。而看著這些戰時的防空洞遺跡,也讓他深感震撼,原來台灣過去曾發生過這些歷史。
同樣為香港人的周女士、林女士則說明,藉由這個活動能體悟到過去歷史的珍貴,因而會產生對淡水的認同與歸屬感,著實不虛此行。平常住淡水的他們,不會特意走進這些巷弄內,更不知道防空洞相關的歷史,另外,他們覺得「看到防空洞有種很特別的感覺,好像回到過去一樣」。(採訪/楊成勤)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淡水社區大學講師潘國明帶領大家進行在地導覽:「探尋淡水老街防空壕」。(攝影/楊成勤)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黃瑞茂帶領參與者們一起了解淡水河沿岸的城市樣貌和發展。(攝影/陳宥菁)


漫選|泡在茶莊裡 享受雨天的淡水

帶著學生在暑假就著手規劃「漫選」路線的大傳系助理教授馬雨沛,在這次生活節中與知名店家「真實手作」、「之間」等合作,報名小班制,限額的作法,幾乎一上線就秒殺。因報名平臺設在ACCUPASS平臺,成員來自各方,也擴大了參與面。此外,為了鼓勵參與,設計商家「1+1」合作,讓參與活動者能經由她巧妙的搭配,而有更豐富的體驗。
11月16日下午兩點在「雲峰茶莊」舉辦的茶席體驗,由老闆和身為冠軍茶藝師的老闆娘一一介紹臺灣八大特色茶,讓參與者體驗鑑賞師角色,以視、嗅、味覺淺嚐諸多茶種的特殊,品味劉學昭所述「泡茶有三慢,泡茶慢、倒茶慢及喝茶慢;而人生也需有三慢,身體慢、心靈慢及思考慢。」的三慢生活,參與的20人之中,有上班族、菜籃族,也有學生,大家不畏冬雨,來到位於淡水老街街頭的茶莊二樓。
「雲峰茶莊」是承載淡水風土風情的老店,於1964年重拾祖業經營至今。活動由老闆和老闆娘帶領參與者以品味三峽碧螺春、文山包種茶、木柵鐵觀音、凍頂烏龍茶、梨山高山茶、東方美人茶、日月潭紅茶、蜜香紅茶,臺灣八種特色茶種慢慢感受臺灣的土壤與茶葉,看茶葉成茶湯的姿態,再搖一下茶罐,嗅「茶」的香,最後舀一匙茶湯入杯,啜飲杯中茶,深深吸氣感受茶層層韻味與回甘後的香調。接著席開兩桌茶席,由老闆與老闆娘輪流和不同參與者交流,邊點茶、泡茶邊感受臺式茶藝流派獨有的個性,聊著天品茶的風情,一會兒替社區居民解惑關於茶葉種種的問題,一會兒分享茶器、茶葉、泡茶等等「茶知識」,一會兒閒話家常聊聊自己生命故事,一同泡在茶莊裡,享受雨天的淡水。
駐地藝術家李芊慧經由在地攝影師阿忠哥的分享,又因對茶道的興趣,走進茶莊感受茶藝不同層次的韻味。她表示難懂的比賽茶知識和親人的泡茶小撇步都令她驚艷。在場唯一的學生管科四吳蘊芯分享因課堂老師的介紹和對茶的熱情,參與這次的活動感受到每種茶的獨有的魅力,對於茶藝的認識不再只是隨興的藝術,而是深藏細節的美好。無論是溫度、濕度、注水方式、茶壺的選用,每一個環節都是精心雕琢的藝術。
帶著學生在暑假就著手規劃「漫選」路線的大傳系助理教授馬雨沛表示,生活節在「漫選」路線與知名店家「真實手作」、「之間」等合作,報名小班制,限額的作法,幾乎一上線就秒殺,因報名平臺設在ACCUPASS平臺,成員來自各方。為了鼓勵參與,設計商家「1+1」合作,當天的茶點是緊鄰雲峰茶莊的老餅行「新勝發」送來的綠豆椪,大家在下午茶時光之後,紛紛下樓到老街去採買,把幸福滋味帶回去與家人分享。(採訪/林育珊)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雲峰茶莊」茶席體驗,由身為冠軍茶藝師的老闆娘介紹臺灣八大特色茶,教大家品味三慢生活。(攝影/林育珊)


慢享|剪紙藝術 傳遞職人手作的美好

11月11日下午2點,報名參加的人們,在周末下午一起在「九崁28」店裡,用剪刀創作出進香團的近鄉籃。在吉剪花剪紙藝術工作坊在地手作職人花花 的引領下,在一剪一刻、手起刀落當中,傳遞傳統文化的美好。
亦有香草街屋、重建街拼布藝術手作坊、種子與大地手作吊飾創意坊參與在地職人手作工作坊。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吉剪花剪紙藝術工作坊教作進香團的「近鄉籃」。(攝影/滕璦)


慢活|音樂 巿集 影展 不分老少放輕鬆

「慢活」的方向目不睱給:手作巿集、不插電音樂會、免廢巿集、芭比\貓鞋劍客影展、嘻哈淡水,在假日帶給大家輕鬆的淡水。
「不插電音樂會」於11月18日在「無所事事就淡水」演出,嘉賓有金曲入圍淡大校友暨音樂製作人黃培育、全方位藝術才女Remi、空靈系創作女歌手Mooni、金音獎入圍淡大校友飛鴻、滬尾音樂祭彈唱組第一名創作潛力新秀WesLee。現場音樂人們帶來的演唱作品,闡述與淡水的連結,帶動台下民眾一同沈浸在音樂的懷抱中,讓台下民眾隨著優美的音符律動和感動人心的詞曲之間,一起享受這段靜心的音樂時光,使身心都得到放鬆和平靜,也感受那份唱作人對淡水獨特的情感和記憶。
現場觀眾劉先生是在地淡水人,從沒參加過類似活動的他,感覺十分新奇:「能在淡水看到這樣的活動是滿特別的體驗,歌手的表演在寒風夜晚帶來凝聚的溫暖。」(採訪/李作皊)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金曲入圍的淡江大學校友暨音樂製作人黃培育在不插電音樂會與淡水居民近距離接觸。(攝影/李作皊)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免廢生活巿集在假日帶來流動人客。(攝影/滕璦)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2023淡水生活節露天影展,參與者不分老少,都來重拾與土地的連結。(攝影/滕璦)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環保繪本講座吸引許多女性參與者。(攝影/滕璦)


蔓想|五感體會 彩筆留住淡水記憶

「速寫的目的是要把當下的感覺透過畫筆記錄下來,是一種記憶的延伸。」專業藝術家郭正宏擔任11月13日下午2時至4時的淡水生活節:淡味漫慢蔓中「蔓想」的旅行速寫工作坊講師,通過親身示範來引導、並讓參與者們分享想法一起討論,整體氛圍輕鬆歡樂,眾人皆沈醉其中,並用五感體會淡水。
以莊嚴的淡水長老教會當速寫的主角,郭正宏拿起速寫本及水彩用具,仔細地示範如何起筆、連接、上色。郭正宏也分享玻璃花窗的上色方法,「玻璃花窗看似複雜,其實只要先用清水輕刷一層,再觀察窗戶有什麼顏色,用藍色、橘色、紅色等輕輕點上去就可以了。」儘管方法簡單快速,但成品卻十分精緻。
天氣寒冷仍澆不息參與者們的熱情,大家專注地觀察建築,灼熱的目光透過筆傳遞到紙上,繪出一幅幅美麗的作品。在重建街27號的討論室裡,大家一起圍著桌子討論自己的作品,其中一位英國學生認為自己的作品不夠完美,郭正宏卻認為「畫畫的世界沒有對錯,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畫的時候平靜愉快,就是很好的作品!」現場的參與者國籍多元,有日本及英國的學生,儘管中文還不太流利,但大家都樂於分享想法及積極參與討論,彼此間的距離也透過淡水及速寫串連起來。
大傳一黃彤恩分享「第一次嘗試水筆和固體顏料,跟想像的很不一樣。」在畫完速寫上色時,發現跟一般水彩的高飽和度不一樣,固體顏料須加水稀釋,導致塗在畫紙上的顏色與顏料盤的顏色有差距,因此難以畫出想要的顏色,儘管作品呈現跟想像不一樣,但依然是有趣的體驗,也會想要再多認識淡水。(採訪/吳映彤)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專業藝術家郭正宏通過親身示範,以莊嚴的淡水長老教會當速寫的主角,來引導大家用五感體會淡水。(攝影/吳映彤)


蔓森|眞人圖書館 老街活歷史

淡水老街中正路有兩間「眞人圖書館」:150號萬寶堂、96號惠元藥局,館長就是老闆本人,聽他們述說三代人的故事,就是翻閱一部老街的活歷史。
一中一西的藥房,看盡老街百年的人與事,淡江USR計畫「淡水好生活‒山海河賦創設計行動」運用店家空間,與老闆一同規劃成常設展,將店家歷史與故事製作看板呈現,讓人一讀就通。
一號店萬寶堂老闆陳俊吉說「中藥即人生」騎重機、唱歌、攝影都是他的人生,就像甘草的味覺、茴香的味道,和甘杞的朱紅,都不可或缺。
若和2號店 淡水惠元藥局杜老闆聊天,擔任滬尾文史工作室負責人,長期投入淡水文化工作與運動的他,可以告訴你淡水文化工作者的長年耕耘經歷,從三十年前「淡水老街拓寬」運動,到三十年後的「反對輕軌進老街」運動都鮮活如昨日。
由建築系助理教授朱百鏡帶領,淡江學生在淡水老街盤點生活軌跡,暑假就辦理了兩場為期兩週的工作坊,他說明真人圖書館的由來:「學生發現了很多事情,開始有了企劃的想法,與居民溝通之後,把觀察到的內容轉化為展演。」因此,「真人圖書館」、「角落美術館」就這樣陸續誕生。目前仍有「泰豐飼料行」、「香草街屋」在計畫中。(採訪/賴映秀)
【淡江傳真】2023淡水生活節:走入淡水大學城 生活與學習的實驗

中正路150號萬寶堂老闆陳俊吉向老街遊客訴說「中藥即人生」。(攝影/滕璦)

免責聲明:本文為合作外稿授權《民視新聞網》原文轉載,如對內文有任何疑問請逕與原作單位確認。

更多新聞: 為舞臺裝上輪子 夏洛特交響樂團上車開入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