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一黨專政的秘辛:那些年,他們是如何限制黨外人士?
(圖/教科書外的台灣史提供)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
在台灣早期的國民政府時期,政治環境受到嚴格控管,黨外人士的活動空間備受壓縮。當時政府透過「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黨禁、選舉限制、言論管制等措施,鞏固國民黨的一黨專政地位,限制人民的政治參與。中央民意代表選舉久未改選,地方首長由中央任命,缺乏民主正當性。黨外人士組黨受阻,參選也常遭打壓。這些不合理的限制,阻礙了台灣的民主化進程。

更多新聞: 快新聞/台股上週重挫逾千跌!是否推救市措施? 黃天牧回應了

然而,在威權統治下,黨外運動風起雲湧,異議人士挺身而出,爭取廢除種種限制,推動台灣走向民主化。歷經美麗島事件、解嚴、黨禁解除等重大事件,台灣人民的民主意識逐漸覺醒,政治參與熱情高漲。經過數十年的努力,台灣終於實現了總統直選和政黨政治,邁向成熟的民主社會。

這段歷史見證了台灣人民爭取民主的不易,也彰顯了台灣社會的韌性和活力。今日的台灣,已經告別威權專制的陰霾,人民得以享有充分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權利。回顧這段歷史,我們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民主成果,並持續深化台灣的民主發展,建立一個更加公平、自由、開放的社會。

更多新聞: 快新聞/屏東九鵬基地內突傳巨響!包商貨車對撞釀3傷 均輕傷送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