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PO指出台灣過去常出現一窩蜂加盟開店,熱潮退去後大量倒閉的循環。(圖/翻攝自PTT)一位網友在網路論壇《PTT》發文提到,台灣過去常出現一窩蜂加盟開店,熱潮退去後大量倒閉的循環,從蛋塔工廠、清玉飲品到現在的酸菜魚皆是類似案例。他指出酸菜魚本應是重口味的經典川菜,現在卻被改得過於「養生」,導致風味大打折扣,更戲稱這些「魔改」店家只是掩蓋料理本身不夠好吃的問題。貼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有人認為「本來就難吃」、「本質上口味就不適合台灣人硬要引進」、「又酸又辣只是掩飾爛魚味道」,也有人批評業者盲目跟風開店,結果讓整體品質低落、形象崩壞。
有網友指出酸菜魚本質上口味就不適合台灣人。(示意圖非關本新聞/民視新聞)不過,每個人口味大不相同,也有少數網友持不同看法,認為酸菜魚經在地化改良後口味更適合台灣消費者,也有品牌表現不俗,「調整是必要的,不然台灣人吃不下原味」、「有些店真的蠻好吃,只是便宜的品質太不穩」、「蠻好吃的吧?但太便宜的店家確實不好吃,建議覺得難吃的,去單人均消600的店試試看,或許會改觀」。
更多新聞: 他嘆宜蘭「1地點」冷清又無聊不如羅東!在地人反推一票「私房景點」